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6月28日,《半月谈》针对我国“智能制造”虚火过旺,部分“花架子企业”趁机薅政策羊毛的情形,发表了一篇报道,并引发了广泛关注。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一时间,悲观者有之,气愤者有之,趁机贬低中国者亦有之。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必须认清事实。

俗话说得好,有问题不可怕,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就算是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毫无疑问,中国智能制造虚火过旺的问题,现在确实存在,而且问题不小。

连北京远郊区度假村旁边都有“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区”的广告牌矗立,这“虚火”到底有多旺,可想而知。

事实上,前面所举的这个例子绝非个例。放眼全国,打着“高科技”或者“智能制造”名头设置的产业园区并不少,但里面真正名副其实的企业,却是屈指可数。

正像《半月谈》所指出的那样,这里面的很多企业,要么是当地政府为了政绩“大干快上刷数据”的产物,要么没有核心科技,实际上是做着“外包”业务;要么干脆就是炒概念或者包装出来的“花架子”,靠着薅政策羊毛,骗国家补贴生存。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说实话,这种情形很危险。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

众所周知,我们的机床产业过去很弱,以致于国内市场几乎全被德日等国的机床占领。

后来,随着国家开始大力扶持机床产业。渐渐的,中低端机床的市场差不多全被国产品牌包圆,但在高端机床领域,我们的建树却是不大,甚至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而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随着国家大力扶持,大量机床企业开始涌现,只不过,这些新涌现的企业,大多从事准入门槛比较低的中低端机床生产。

如此一来,庞大的产能固然把国外同类型机床给挤死了,但我们国内的机床行业,亦陷入了同质化恶性竞争的不利境地。

大家都知道搞技术升级才可能有未来,但庞大的产能让每家的利润都十分有限。结果,大家只能继续在中低端机床的研发创新上投入大量资源,以期占据绝对优势,进而巩固并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去完成技术升级。

虽说这种如同“养蛊”一样的残酷竞争,最终会令中国出现生产机床的超级企业,但代价却是极其高昂。

除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外,由于企业迟迟无法进行技术升级,中国和国外在高端机床领域的差距,必然会愈发巨大。想要追赶上人家,自然很难。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2016年,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骗取国家补贴事件持续发酵。

最终,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贵州万达以及河南少林共五家客车企业被财政部点名。其中苏州金龙以5.2亿元的违规补贴资金高居首位。同在苏州的另一家车企吉姆西则因恶意骗补情节严重,被取消了整车生产资质。

不得不说,这件事所产生的恶劣影响,那是相当巨大。

要知道,发展新能源汽车乃是我们的国策,在这种背景下,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刷数据”来获取补贴,必然会令我们在制定政策和调整政策时,因为严重误判而出问题。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不久前,美国制裁中兴,让无数国人倍感屈辱,很多人都觉得:

“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连原子弹都能研究出来,为何一块小小的芯片就不行?”

我们的芯片产业之所以没发展起来,原因有很多,但在我看来,当年套利者给国家政策带来的长期影响,绝对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史上,曾发生过一起非常严重的骗补贴丑闻——汉芯造假事件。

而这件丑闻的发生,给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环境,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芯片产业乃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在研发过程中需要海量投入,几千亿投进去,或许连个浪花都看不到。

而随着汉芯造假丑闻发生,国家随之收紧了补贴政策,如此一来,那些真想踏踏实实做事的科研工作者,还有不少相关领域的自主研发项目,不论是立项审批,还是争取经费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很多项目要么严重停滞,要么直接胎死腹中。

试问,在这种情形下,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又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套利企业的扎堆出现,仅是国家和企业的事。

事实上,这些“蛀虫”的存在,对我们这些消费者来说,同样有着实打实的影响。它们不仅会窃取国家来之不易的财富果实,如果任由它们泛滥,更会彻底毁掉一个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

而国内的相关产业无法崛起,就意味着我们在消费时,只能被国外的垄断企业按住脖子狠狠吸血。

我想,那种滋味,除了被虐成瘾者外,没谁愿意一遍又一遍重复吧?

再者,不能因噎废食。

既然恶意套利是典型的利己主义,除了拿纳税人的钱养肥自己的腰包外,对国家发展和产业提升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那么为啥不干脆取消补贴?

我们为何要大力扶持某些企业,甚至为某些产业提供巨额的国家补贴?难道真是因为我们钱多没地方花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归根结底,很多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的产业,中国不仅起步太晚,而且基础很差,如果我们不大力加以扶持,那么想要靠着正常发展,来实现对国外的赶超,几乎不可能。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而无法实现对国外的赶超,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血汗钱”,一直要被人家用虚高的垄断价格持续收割。

2G时代的手机,还有很多其他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咱们吃过的亏还少吗?

相反,那些被咱们实现技术突破的产业,无一例外最终都“白菜化”了,并惠及到我们每一个人。

曾经,我们国家的通信设备一度被爱立信,诺基亚等外企垄断。安全问题暂且不说,光是每年给人家贡献的利润,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那时的华为、中兴,跟爱立信和诺基亚比起来,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不点。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可就是这样的小不点,最终却是成为了爱立信通信王国的掘墓人。

为何会这样?

其实,我们只要看看每次国家领导人出访,所跟随的企业家代表,以及随后所签署的相关合作协议就不难发现答案。

毋庸置疑,爱立信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很强,但爱立信身后的祖国太弱了,而在当今这个世界,很多跨国大生意,政府之间的一个政治承诺,根本不是那些大企业所谓“公关”能比的。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的扶持和提携,自然可以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

当然,国家的扶持对企业来说,亦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向上攀爬的梯子,至于到底能达到何种高度,关键还得看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创新。

就像即将来临的5G时代,国家有的是项目和财富给你,但你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才行。而华为,这些年来通过持续的大手笔自主研发,已然在5G芯片、5G网络建设等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中国同行。

所以不难预见,一个属于华为的商业王朝,已然隐隐欲现!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事实上,同样的正面例子还有很多。

京东方,前身乃是北京电子管744厂,也曾辉煌过。

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技术过时等原因,却是陷入了衰败落魄,其厂里的老职工,甚至一度去捡烂菜叶过日子。

1993年,744厂进行了改革,京东方诞生。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此后,依靠着跟日本松下合作生产彩色显像管(CRT)和相关配套电子零件,京东方就此走出了泥潭。

但,正所谓居安思危。

最终,京东方确定了液晶显示技术作为以后的战略抉择。

可是,由于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以及国外同行早已拥有相对成熟的生产线,京东方的转型在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

这时,有人想到了合资。

不过,这个想法被京东方的掌门人王东升放弃了,他当时曾这样说道:

“无论是京东方自己的合资经验,还是他人的合资实践,都证明合资是合不来技术的,也合不来中国的工业化。”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就这样,京东方开始了艰难的自主发展之路。

一段时间里,京东方的亏损可谓触目惊心。好在国家并没有因此放弃它。毫不夸张的说,正是靠着国家的扶持,京东方才得以在转型困难期存活下来。

受此影响,网上甚至出现过“京东方骗国家补贴”的流言。

现如今,流言早已不攻自破,至于当年那些面板行业的龙头老大,比如韩国LGD,恐怕心里只剩下一句话:我现在有点慌!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众所周知,智能机器人,乃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没有足够优秀的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的成色必然要大打折扣。

在过去,我们的机器人产业几乎是“零”。

而随着国家予以大力扶持,近些年来,我们的本土智能机器人产业,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2014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

虽然成立仅仅数年,但在创新的路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却是留下了一组靓丽数字——成立数年来,在智慧工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培育出40余个技术和市场潜力突出的科技创新企业,申报专利700余项,推出了20余类、10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如果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是个“新战士”,那么沈阳新松公司,则无疑是一位机器人产业的“老兵”。

从前,亦有人质疑过新松,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却是让新松的智能机器人惊艳了整个世界。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要知道,那可是超低温和强干扰的环境,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一旦出现问题,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出丑的不仅会是新松,更会是中国!

换句话说,这场8分钟的惊艳演出,不仅展现出了新松的自信,更展现出了中国政府对新松智能机器人的信任。

事实上,国家之所以如此信任新松机器人并非没有原因。

看看此前6月19日举行的德国慕尼黑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贸易博览会吧。

正是新松机器人,带来了三大创新技术重装参展,即新型智能制造云平台、工业机器人-AR(增强现实)控制技术和AI(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

拥有如此实力和创新精神,国家怎么可能不支持?

新能源企业扎堆骗补贴,这就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吗?

看完上面这些例子,大家想必已对我国“智能制造”繁荣之下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了吧?

在我看来,我们当下发展“智能制造”,其实跟农民伯伯种地的道理很像。

种子没发芽前,你不能因为地里面会长出杂草,就不浇水施肥。

所以,当幼苗刚露头时,杂草也会郁郁葱葱,一点都不奇怪。

而在幼苗还没长出轮廓,暂时无法跟杂草区分时,注定不能“铲地”,否则很可能连苗带草一起报销。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真正的庄稼,迟早会显露出跟杂草的不同。

到了这一刻,自然也就该“铲地”了。

简而言之,对于真抓实干,肯打硬仗吃苦头,醉心钻研的栋梁型企业(庄稼),国家一定会扶持到底,而那些薅政策羊毛的“花架子企业”(杂草),则早晚会在补贴消失后被淘汰。

当然,为了令“杂草”的危害降到最小,拥有农民伯伯那样的“火眼晶晶”,能一眼就分辨出哪个是苗,哪个是草,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我们政府有关部门的紧要任务。

我相信,只要能把浑水澄清,还产业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还中国“智能制造”一个健康的身子,“中国制造2025”,一定会给当今世界留下最深的震撼!

世界越来越乱,中国越来越旺,

和校长一起浪一浪,约不约?

ID:txjxz034,校长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