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鋼鐵PMI爲51.6%,下半年鋼市或「延續震盪」格局

6月鋼鐵PMI為51.6% ,下半年鋼市或“延續震盪”格局

6月鋼鐵PMI為51.6%,下半年鋼市或“延續震盪”格局


2018-06-30 鋼鐵情報 steelqingbao

6月30日,鋼鐵情報全媒體記者平臺從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調查、發佈的鋼鐵行業PMI來看,6月份為51.6%,環比回升1個百分點。主要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採購量指數回落,新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小幅上升,新出口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升幅明顯。

PMI顯示,6月份鋼鐵生產旺盛,接單情況較好,出口得到改善,成本壓力有所加大,但利潤水平依然保持在高位。

此外,南方地區的梅雨季節來臨,以及各地紛紛出現的高溫天氣對終端需求開始造成影響,這從產成品庫存指數上升及現貨流通市場的先強後弱表現也可以看出。

一、市場分析

(一)鋼廠生產保持旺盛6月份鋼鐵行業PMI生產指數為52.5%,環比回落0.4個百分點。與生產相關的採購活動則變化不一,本月原材料採購量指數為49.7%,環比回落3.3個百分點;原材料進口指數為56.1%,環比回升4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9.5%,環比上升1.3個百分點。數據顯示,繼5月份鋼鐵需求集中釋放,鋼廠生產快速擴張後,6月份的鋼鐵生產保持旺盛,市場供給相對充足。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5月我國生鐵產量6689萬噸,同比增長4.0%,生鐵日均產量215.8萬噸;粗鋼產量8113萬噸,同比增長8.9%,粗鋼日均產量261.7萬噸;鋼材產量9707萬噸,同比增長10.8%,鋼材日均產量313.1萬噸。粗鋼日均產量創下歷史新高。

進入6月份後,鋼鐵生產繼續處於高位,據中鋼協統計,6月上旬鋼協會員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98.02萬噸,旬環比增加2.55萬噸,增幅為1.3%。

(二)鋼廠接單情況較好6月新訂單指數為52.7%,環比回升1.1個百分點。6月份國內鋼市需求較上月整體有所回暖,但後半月卻有明顯下滑,一方面南方多地進入高溫季梅雨季會抑制一定需求;另一方面因對整體經濟預期不佳,多數下游採購進程放緩。

再加上本月資金面表現偏緊,多地反饋資金回籠受阻,因此阻礙了需求的有效釋放。從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採購數據來看,6月份滬市線螺終端日均採購量回升17.5%,但月內下降趨勢明顯。

此外,1-5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2%,較1-4月份繼續回落0.1%。1-5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10.8%,增速上升3.5個百分點。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長2.1%,1-4月為下降2.1%。土地成交價款增長16.0%,增速提高2.4個百分點。

雖然房地產投資增速仍有小幅回落,但分項新開工、土地購置面積以及成交價款等都呈現回升態勢,這也為本月鋼市需求略好於上月提供了一定支撐。

採購量監控

6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7%,環比回升7.2個百分點。據海關總署數據,5月份我國出口鋼材688.3萬噸,環比增長6.3%,同比增長6.1%;1-5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2849.3萬噸,同比下降16.3%。5月份出口有所改善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企業對國際貿易環境趨向複雜有預判,從而突擊出口,6月份的鋼鐵出口可能保持較好水平,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鋼鐵出口增長態勢難以長期持續。

(三)產業鏈庫存減少6月份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9.3%,環比回升1.1個百分點,繼續處於收縮區間。鋼廠庫存方面,據中鋼協統計,6月上旬重點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223.97萬噸,旬環比增加40.92萬噸,上升3.46%。

上旬由於鋼材價格攀升,銷售利潤較好,鋼企有加大生產和擴充庫存的意願。下半月,鋼價下行,鋼廠選擇快速出貨,加快收回現金。社會庫存方面,據中鋼協統計,截止到6月21日,鋼材庫存總量967萬噸,環比減少172萬噸,下降15.1%;其中鋼材市場庫存總量886萬噸,環比減少164 萬噸,下降15.6%,港口庫存80萬噸,環比減少8萬噸,下降8.6%。

全國20個城市5大類品種鋼材社會庫存合計環比繼續大幅下降,且5個品種庫存均有所下降,熱軋卷板庫存環比下降7.4%,冷軋卷板庫存環比下降2.3%,中厚板庫存環比下降3.4%,線材庫存環比下降27.2%,螺紋鋼庫存環比下降20.9%。

(四)鋼材價格先升後降6月份國內鋼價呈現先升後降。上半月,西本鋼材指數從月初的4240元/噸上升至月中的4410元/噸,隨後持續下降,截止到6月29日,西本鋼材指數降至4250元/噸,和月初指數水平基本持平。6月上半月,國內鋼材價格呈現小幅上漲走勢,一方面是由於年初價格的大幅回落,以及5月底集中出現的環保督查、青島上合峰會限產等因素,供應並未如預期般展開,另一方面是由於需求集中在5、6月份釋放,推動了價格上升,尤其是建築鋼材價格漲幅較大。

下半月,由於長江地區正式進入梅雨季節,全國各地紛紛出現高溫天氣,對終端需求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降低了市場預期,價格相應下行。

(五)鋼廠成本壓力加大5月份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2.2%,環比上升10.9個百分點,升幅明顯。本月焦炭價格持續上漲,鋼坯、廢鋼和鐵礦石經歷了價格先漲後跌的走勢,上半月,三者的價格都持續上漲,下半月價格出現回落。根據西本新幹線監測數據,截止到6月29日,唐山地區普碳方坯出廠價格為3600元/噸,較上月末下跌20元/噸;江蘇地區廢鋼價格為2090元/噸,較上月末下跌50元/噸;山西地區二級焦炭價格為2150元/噸,較上月末上漲250元/噸;唐山地區65-66品味幹基鐵精粉價格為640元/噸,較上月末下跌5元/噸;28日的普氏62%鐵礦石指數為63.95美元/噸,較上月末上漲0.7美元/噸。

總體而言,鋼鐵冶煉成本有所增加,鋼廠壓力加大。

(六)資金面不容樂觀據央行數據,5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15萬億元,同比多增405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608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億元。5月末,M2同比增長8.3%,增速較上月末持平;M1同比增長6.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個和11個百分點; M0同比增長3.6%。

當月淨回籠現金1702億元。從5月份信貸數據來看,國內整體貨幣的流動性進一步收緊,實體經濟的融資情況也沒有得到太多改善,這從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明顯減少以及M1增速回落都能反映出來。

雖然6月24日央行繼4月底後再一次進行定向降準,但市場的表現卻依然不容樂觀,畢竟當前貿易戰風險加劇,新釋放的流動性不一定能夠有效流入實體企業,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流動性由緊轉松也許對中長期市場產生一定支撐,但就短期市場而言,大宗商品市場想要扭轉頹勢顯然不易。

二、後市研判

(一)下半年鋼鐵市場具備繼續向好發展的基礎201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基本平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優化了鋼鐵生產格局。2018年1-5月份,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6043億元,同比增長6.1%,製造業投資增速持續回升,實體經濟投資出現企穩跡象。

其中,1-5月份,民間投資增長8.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3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142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2%,增速比去年底提高了3.2個百分點。儘管鋼企產能釋放較快,市場供應壓力增大,但是主要用鋼行業如房地產、汽車、裝備製造業等的投資情況較好。同時,工業企業利潤也得到明顯改善,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298.3億元,同比增長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1-5月份,製造業PMI均值為51.3%,較去年同期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保持在51%以上的較高水平,表明經濟發展動力較好,為下半年的鋼材市場需求提供了支撐。因此,下半年我國鋼鐵行業仍具備穩定增長的基礎。

(二)短期內將面臨需求淡季考驗目前長江流域已經進入梅雨季節,加上7月份高溫酷暑,工地採購積極性不高,預期7、8月份鋼材需求增量空間有限,考慮到當前全面鋪開的鋼鐵行業去產能、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專項抽查和環保督察“回頭看”等政策性因素,都將對供給產生一定的影響,預計短期內鋼材價格將以震盪行情為主,震盪向下空間有限。

(三)中美貿易摩擦對鋼鐵行業的影響應審慎看待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對我國的整體出口形成了一定衝擊,但對我國鋼鐵行業的直接影響有限,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8年1-5月份,我國鋼材出口同比下降,進口相對平穩,其中出口到美國的鋼材總量較小,出口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國內價格較高,內銷利潤較好,因此貿易摩擦對鋼鐵行業出口的直接影響可控。但間接影響(通過其他國家和機電產品出口)和對國內市場預期的影響不能忽視。隨著國際市場需求增多、價格上漲,我國鋼材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預計後期鋼材出口量不會有太大的下降。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拓展新的鋼鐵出口市場,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非洲和南美等地區。去年我國鋼企對南美洲及非洲的鋼材出口僅佔鋼材出口總量的8%,今年初以來,我國對這些地區部分國家的鋼材出口量已出現明顯增長。

(四)鋼鐵行業去產能和環保督查工作可能優化鋼鐵生產格局鋼鐵行業去產能和環保督查是貫穿全年的工作。今年以來,相關部門組織了多項工作,如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6個督察組於5月30日至6月15日陸續對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東、廣西、雲南、寧夏等地實施督察進駐;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近期派出了八個抽查組,在全國21個省區市開展了化解過剩產能、防範“地條鋼”抽查。

通過這些工作,檢查出了各地鋼鐵行業存在的一些不規範問題,並通過檢修、階段性停產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鋼廠的產能釋放。更重要的是,去產能和環保督查工作切實加大了“散亂汙”企業治理,降低汙染的同時也升級了產能,從而優化了鋼鐵產業格局。

綜合來看,6月份國內鋼市淡季信號略顯,且在當前生產端保持旺盛,接單情況也相對較好的情況下,後期的供應壓力或將繼續增加。不過因出口有所改善、社會庫存減少等影響,需求方面的壓力也會得到一定緩解。

此外,鋼廠成本壓力加大、高溫季梅雨季等對需求的影響等,也會對市場形成一定衝擊。最後,考慮到當前國內投資增速趨緩,但去產能和環保工作力度持續加大等因素,市場供需兩端仍會出現反覆,因此預期短期內價格下行空間有限,下半年鋼市或將延續震盪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