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爲保護5000公里長的領土,研製出世界上最大戰鬥機!

上世紀50年代,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都為防止對方的偷襲與進攻,花大量時間、人力、物力投入國防力量的研製與發展之中。

蘇聯為保護5000公里長的領土,研製出世界上最大戰鬥機!

當時蘇聯領導層認為,美國的轟炸機能夠攜帶核武器,飛過蘇聯漫長又缺乏防禦防禦的西伯利亞北部邊界,進入蘇聯領空。然而,蘇聯當時並沒有多先進的防空武器,在截擊機方面,其一般作戰半徑才幾百公里;而最蘇聯新研製的防空導彈,能攔截、打擊的範圍也才幾十公里。

蘇聯為保護5000公里長的領土,研製出世界上最大戰鬥機!

當時蘇聯所有的防禦手段,在面對環境惡劣,長5000公里的西伯利亞邊界線時,都顯得蒼白與無力。蘇聯,只能在其中幾個具有價值的地方,配備最先進的防空裝備,以防美軍的偷襲與打擊。

但是,隨著美國轟炸機的不斷髮展進步,這讓蘇聯不得不將漫長的國土線全部納入防空範圍。蘇聯為在機場不多的西伯利亞,執行攔截美國轟炸機的任務,決定要研製一款遠程截擊機。該截擊機主要具有超音速、能夠攜帶大量燃料、有較大巡航能力、長時間巡邏能力等特性,同時該款截擊機能夠使用蘇聯當時最先進的雷達與空空導彈,這種截擊機不僅能長時間巡邏,還具有相對厲害的對敵打擊能力。

蘇聯為保護5000公里長的領土,研製出世界上最大戰鬥機!

該款截擊機的研製工作,於1958年,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承擔。該款截擊機的最初編號為圖-28,後再1963年,定型命名為,圖-128截擊機。

蘇聯為保護5000公里長的領土,研製出世界上最大戰鬥機!

圖-128截擊機,內有1名駕駛員,1名雷達操縱員,該機長30.06米,翼展17.53米,高7.15米,空重24.5噸,最大起飛重量可達43噸。圖-128截擊機,使用兩臺留裡卡AL-7F-2加力渦噴發動機作提供動力,該發動單臺最大推力72.8千牛,單臺加力推力為99.1千牛。因此,其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57馬赫,實用升限為15600米,航程為2565公里,持續航行時間可在3小時以上。圖-128截擊機的面世,意味著世界上最大的戰鬥機正式出爐。

蘇聯為保護5000公里長的領土,研製出世界上最大戰鬥機!

圖-128截擊機主要火力輸出,為4枚R-4型空空導彈。為應對不同情況,圖-128通常會攜帶兩種不同制導方式的R-4導彈,例如:兩枚導彈採用紅外製導,另外兩枚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因為該截擊機沒有內部彈艙,所以這4枚導彈均外掛在飛機外側掛架上。

與其說圖-128是一款截擊機,其實用“空中導彈發射平臺”來形容它更貼切。因為蘇聯國土防空軍,僅僅賦予它一個戰術:如果發現B-52,就在50公里外將四枚R-4導彈全部發射出去,然後立刻扭頭逃跑,絕不戀戰。

蘇聯為保護5000公里長的領土,研製出世界上最大戰鬥機!

因為,圖-128截擊機,體型太過笨重、龐大,其只適合用來攔截像B52這樣的大型轟炸機,而不擅長與機動性較強的小型戰鬥機戰鬥。雖然其航行能力非常出色,但是其攻擊手段單一,作戰能力差,導致其只生產了198架,就在1970年被停產,被後來的米格31取代。

蘇聯為保護5000公里長的領土,研製出世界上最大戰鬥機!

因此,未來戰鬥機的發展,註定是往大型且功能齊全的方向,單一的戰鬥機只能被時代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