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德昂族澆水節

德昂族[原稱崩龍族]。澆水節又稱潑水節,雲南潞西市三臺山德昂族鄉處東瓜村的澆水節,是目前較完整地保持著本地特色的一個節日。

2008年6月7日,德昂族澆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德昂族澆水節多時在公曆四月中旬左右舉行,一般為三至五天{即清明後第七天後舉行},節日清晨,人們身穿盛裝,前往佛寺供佛,聽佛唸經,並在佛寺周圍堆沙造塔,然後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塵小屋中,舉行為佛洗塵儀式。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手持鮮花,蘸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賀新年的開始。信徒們將最清潔的水倒入水龍中,水由龍口流出,順龍口與小屋間的竹水槽流向佛像,灑滿佛像全身。這時,人們開始興奮起來,紛紛互相祝福,賀新年。在象腳鼓樂和歌聲中,年輕人將水筒高高舉過頭頂,將水灑在老年人的手上,祝願他們生活快樂,健康長壽,老人們則伸出雙手,將電捧在手中,口唸祝詞,為年輕人道喜,祝福。

德昂族澆水節分三天舉行,第一天:集體在寺院聽佛爺誦經。第二天:為佛像沐浴。第三天:每家的晚輩要準備一盆熱水,端至堂屋中央,把家裡長輩請出來坐在堂上,叩頭請他們原諒晚輩一年中不孝順的地方,長輩們也檢討在為晚輩樹立榜樣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後,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同時互祝來年的和諧,吉祥。

德昂族澆水節人們以象腳鼓為前導,排成長隊,擁向泉邊,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戲水,從頭到腳,全身溼透,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們盡情地潑水,高興異常,笑聲朗朗。

德昂族澆水節是德昂族人民歡度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大好時機,流行一種贈竹籃的習俗,在節日之前,小夥子要悄悄地編織幾個漂亮的竹籃子,並乘夜深人靜串姑娘時,將籃子分別送給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隻,送給自己最喜愛的姑娘,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意。試探對方的反應。每個姑娘都會收到好幾個竹籃子,到了潑水節那天就背上是誰送給她的那隻精緻美觀的竹籃。小夥子可忙壞了,他們睜圓雙眼,緊盯著姑娘背上的竹籃,仔細觀察和辯認著心上人所背的那隻竹籃是否是自己所送的那隻竹籃,對對情人相遇後,便互相盡情地潑水,嬉戲,以表達自己的激動,喜悅的心情。

德昂族澆水節是把佛陀誕生,成道,涅盤三個日期合併在一起舉行的記念活動,是德昂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能集中體現德昂族傳統文化的一項活動

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德昂族澆水節

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德昂族澆水節

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德昂族澆水節

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德昂族澆水節

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德昂族澆水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