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爭權內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即使卸任總理也只能退而不休?

家族爭權內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即使卸任總理也只能退而不休?

李顯龍繼承了李光耀遺志,把新加坡當作自己的家族產業,即便他2021年卸任總理後,也不會真正的退休,而是退而不休,對他挑選的過渡性接班人扮演“太上皇”的角色,直到李家第三代的翅膀長硬了,把他扶上總理寶座,讓國家大權實至名歸地迴歸李家,他的任務才算算成,才會真正放手去退休,頤養天年,就像李光耀當年“顧問”吳作棟,直到把李顯龍提到總理大位上那樣。

被稱作數學天才的李顯龍,在父親李光耀的強力反對下,沒有走學術的人生道路,而是按照李光耀給他設計的人生軌跡,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變成了一個政客,從國會議員、貿工部部長、第二國防部長一路幹到副總理,即使淋巴癌也無法阻擋他前進的腳步,終於在2004年從“傀儡”吳作棟手中接過總理的權杖,順利地完成了家族公權力的傳承,開啟了“李家坡二世”的新時代。

李顯龍已經在總理任上幹了14年,儘管身體備受淋巴癌、前列腺癌等病痛的折磨,他依然頑強地屹立在政治舞臺的中央,並且會一直感到2021年,在他69歲的時候,才會卸任,將總理的權杖暫時借給他精心挑選的家臣般的過渡性接班人保管。

家族爭權內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即使卸任總理也只能退而不休?

去年,李顯龍改組了內閣,挑選了貿工部長陳振聲、財政部部長王瑞傑、教育部王乙康千里馬,作為他過渡性接班人的潛在人選,他之所以沒有在這三人中挑選其中一人任命為副總理——“儲君”的象徵,就是要讓這三個人去互相競爭,從中挑選最滿意的人,讓他去總理,替他暫時保管家族的公權力。這三人競爭的焦點不在於政績、才能,而是誰對李家更忠誠,更聽話,更吳作棟。無論是日光巖挑選的吳作棟,還是李顯龍挑選的這三人中的一人,他們必須非常自己的角色與使命,他們的角色就是李光耀家族的權力管家;他們坐的總理寶座都是李家借給他們的,等到李家的新一代政治成熟了,在政壇的翅膀硬了,管家必須無條件地把總理的權杖物歸原主。無論新加坡人喜歡還是不喜歡,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新加坡這個城邦國家就是李光耀的家族產業,必須世代相傳。這即使李家的頭等大事,也是新加坡的天。

現在,讓李顯龍心力交瘁的不是他身體的各種疾病,而是李家以為爭奪第三代公權力繼承權引爆大內訌與家醜,不僅打擊了他的權力根基,也抹黑了新加坡的形象,特別是家族內鬥還沒分出輸贏。

按照李光耀的遺訓:李家每一代子孫只能一個人從政,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擔任總理。作為第二代,李顯龍比弟弟李顯揚聰明、能幹,又是長子,李光耀欽定他為李家接班人,李顯揚沒有太大的意見。但是,到了第三代,攻守易位了。

家族爭權內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即使卸任總理也只能退而不休?

李顯揚的兒子李繩武畢業於牛津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能力、潛力在李家三代最強,也是李光耀屬意的李家第三代接班人。可是,李光耀死後,李顯龍一家獨大,再也沒有人可以約束他了,對權力的貪婪促使他破壞父親定下的這個權力的遊戲,不想把國家最高權力轉移到弟弟李顯揚這一支系,而是壟斷在他的這個支系,於是,他刻意栽培親兒子李鴻毅,安排他進入政壇磨礪,與資質更強的堂兄弟李繩武搶班奪權。由於李顯龍擔任了14年的總理,在新加坡大權獨攬,他一心一意扶持親兒子李鴻毅接班,李顯揚父子肯定鬥不過他的,最終的結果就是李顯龍指定的隔代接班人鐵定是李鴻毅,而不是李光耀更看好的李繩武!

李顯龍的弟弟李顯揚、李瑋玲對哥哥不遵守父親定下的“權力的遊戲”,破壞家族權力傳承規則的做法深惡痛絕,毅然決然地跟哥哥撕破臉,將家醜大肆對外宣揚,希望藉助外界的影響與壓力,迫使李顯龍糾正錯誤,改弦易轍,將李繩武指定為新加坡的隔代接班人。很顯然,李顯龍不買賬,絕不想讓國家的最高權力從自己的這一支系中溜走,依然跟弟弟、妹妹開戰。李氏家族的“內戰”打了幾十個月了,至今沒有分出勝負,當然,大權獨攬的李顯龍總理的勝算大得多。

因此,就算2021年,69歲的李顯龍卸任總理,他也不想退休,更不敢退休,而是退而不休,像他老爸一樣,以顧問之名施“太上皇”之實,監管過渡性的接班人,直到把親兒子李鴻毅扶上總理大位,徹底完成家族公權力的世代交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