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愉
大家好,我是鲶鱼电影,喜欢看电影,看纪录片,看动漫,喜欢我的答案请关注我。
现再开始答题:《蜡笔小新》 是一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可以看的动漫作品。粉丝很多,而且确实非常好看。
1. 它是一部随时随地都能看的动漫,开心的时候可以看,不开心的时候也可以看,不开心的时候看了,会变得开心。蜡笔小新是一个让人轻松的小孩,他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子,粗粗的眉毛,看起来很有特点,贱贱的,坏坏的,让人有一种亲切,放松的感觉。可以用来调剂心情,刷时间。
2. 《蜡笔小新》创造了很多流行文化,比如说那种嗲嗲的小奶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候语“小姐,你喜欢吃青椒吗?”,“妈妈,你回来了。”在刚开始在中国流行的时候,真的颠覆了大众的思维。原来动漫还可以这么拍!那时候还没有多少逗比,所以蜡笔小新就是第一个网红逗比。
总之,《蜡笔小新》是一部幽默动漫,是一部神作,很有特点。
鲶鱼电影
小时候对外宣称自己只看蓝胖子,不看蜡笔小新。吃饭的时候看dvd,最怕小新跳大象,因为总是很尴尬地要伸一下尔康手:“妈妈,你听我解释……”
直到遇到一个我很欣赏的女孩,她很随意地告诉我她对蜡笔小新的喜爱,她说那个永远幼稚园的小孩说的话有时很有哲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情况:很欣赏一个人的时候,会很相信她的品味。我抱着“挑大象舞的小孩说话很有哲理?”的疑问重新刷了新番。
果然,她说的是对的。曾经我只看到第一部的一百集左右,就觉得小新是个暴露狂、熊孩子,没有坚持看到后面。差点错过了和高情商的小新认识的机会。
没有看到作品的实质内容就妄下结论,很容易失去遇到珍宝的机会。该怎么说呢,形式很抓马的东西,唯一的益处在于,能在争议中叫人关注它,直到有人发现它的内涵。当然,前提得是,它真的有内涵。
说句题外话,我的内涵怎么没人看见!因为我不够抓马吗?!
我只能承认小时候看不懂蜡笔小新,看的年龄错了。这不是不经世事的小屁孩看的漫,这是成人看的漫!!长大后,一个人吃饭的次数多了,看小新耍个一刻钟(两集左右)的宝,真的很下饭。
最喜欢的就是小新他们不经意说出的俏皮话了,有哲理而且有趣。
譬如此类台词:
“不要说天气不好了哦,要不是天气变化了,你怎么分得清今天和明天的不同”
“衣服每天都得那么挺括,肩膀一定很酸吧,给它倒柔顺剂就像给它按摩一样”
还有很多很多为人处事的小贴士,诸如照顾爱面子的风间,假装不知道他喜欢可爱p,假装不记得他说过的刻薄话。
另外,小新有点反精英主义,它撕破了精英的虚伪面具,用一种调侃的方式营造了一种“这样的我也可以”的氛围。剧中角色的包容心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可爱之处,总之就是很暖。有种给鸡蛋添上保护软壳的感觉,即使被迫触碰到高墙,也不会碎得那么严重。
另外,蜡笔小新整个作品包含一种很大的概念,我说不好,大概可以用这样一句经来解释:
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
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这或许可以解释解释小新的欧皇属性,以及他很多东西一学就会的“精进”。
没有4円的伪文学少年
说到《蜡笔小新》想必许多80后和90后都不会感到陌生,这部动漫是以幼儿园儿童野原新之助为主人公,最初小新和父母组成三人家庭,随后增加了狗狗小白,后来还有了妹妹野原葵,日子琐碎却充满温馨。
关于蜡笔小新的诞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日本,曾经的确存在一个叫小新的5岁男孩,在5岁之前,小新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懂事的小新为了救他的妹妹,丧命于车轮之下。小新的母亲因为儿子的去世精神遭受重创,伤心过度进了医院。因为太过思念小新,小新的妈妈在医院里用小新生前最爱的蜡笔画出小新5岁前的点点滴滴。。每到动情的时候都会说:“如果小新还活着,一定会过得很快乐。”
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医院里看到小新妈妈。在听完小新的故事后,作者决定将小新的点点滴滴制作成动画。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小新这悲惨的故事变成了给世人带来无数欢乐的动漫。虽然小新已经去世,但他给世人带来了无数的欢乐。
乔哥的小弟
蜡笔小新是日本漫画中改编成动漫比较早也比较成功的,小新是个调皮爱冒充大人却又十分有孩子童趣的主角,这部片子主要就是围绕小新在家和在幼稚园的故事展开,塑造人物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血有肉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包括小白虽然没说过话但依旧让好多人记住白神,相对于火影之类的“大片”,蜡笔小新采用小故事的方式,没有什么友情守护之类的说教或羁绊,让我们看到的只是隐藏在欢声笑语中的平凡家庭的温暖,在被小新逗笑的同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他,至于小孩子看了模仿,那就见仁见智,至少对于我们这一批看着蜡笔小新长大的孩子,我还没见过模仿小新做事的,大家也只是哈哈笑过就好,并记住了这个叫野原新之助的可爱卡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