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各地政府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更多更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期盼,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更快更好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坚持民意导向、坚持体制创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放管结合,紧紧围绕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加大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

  以着力解决好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不方便等问题为切入点,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主抓手,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支撑,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尽可能实现企业和群众到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

  在进一步规范审批服务事项方面,规范审批服务事项目录,逐一梳理论证审批服务事项的实施层级和管理权限,编制“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以省为单位公布各层级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规范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制定完善企业和群众办事指南并同步在线上公开,编制审批服务工作规程。规范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各类无谓证明,在法律框架内最大限度将行政权力下放至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等基层单位和部门,将审批服务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城乡社区。

  在大力加强窗口服务建设方面,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整合窗口资源,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精简办事流程,大幅提高窗口办事事项即办件的比例,建立部门联办机制,探索推行全程帮办和并联审批制度。拓展服务举措,推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审批服务措施,推行预约办理、同城通办、异地代办等多种服务方式,为在非工作时间办理紧急事项和特殊情况开通“绿色通道”,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方面,紧密结合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推进信息数据联通共享,推进便民服务事项互联互通、在线可查、异地可办。深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更多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线上审批服务渠道拓展,积极研发具备内部流转、审核审批、消息提醒、进度查询等功能的一体化审批服务通办系统,把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整合发展。

  全面梳理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的基础上,及时公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到2018年10月底,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全面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全覆盖。

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