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馬致遠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很陌生,馬致遠是我國元代的著名散曲家。但是提起那首膾炙人口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能熟練的背誦出來。您知道這首詩中“小橋流水人家”寫的是哪裡嗎?您一定以為是江南吧?一直以來,我就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昨天,我才知道,這是大錯特錯了。

昨天是星期日,天氣還算不錯,我和老伴打算去位於北京門頭溝區的京西十八潭去遊覽。我們驅車一路跟著導航,下五環,經石擔路,上109國道。我們沿著山路左旋右轉,壁立萬仞的大山,山腳下一條很寬的、乾涸的河道不時出現在眼前。過了韭園橋,橋下一片水域,風景還算不錯,我們停車欣賞。經與幾位當地人打聽得知,這是永定河故道。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見路邊有一巨大的牌子,上面是關於王平鎮的介紹。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從介紹中得知,這裡有馬致遠故居。向當地人打聽,離著並不遠,大約三公里左右。老伴說:先去看馬致遠故居,正合我意。我們當即修改導航,駛向馬致遠故居。

馬致遠故居位於京西門頭溝區王平鎮的"王平古道"的西落坡村。村子倚山而建,進了村子,我們跟著導航一路爬高。村子裡面往馬致遠故居去的路是土石路,很破很窄,只能允許一輛車通行,我很擔心如果會車怎麼辦。還好,很快我便找到了馬致遠故居,門前沒有停車的地方,我把車又向上開了一段路程,來到高處的一個平地上,把車停好。

馬致遠故居坐西朝東,是一座大四合院。門前有一條小水溝,水溝上架著一座破敗的小橋。小橋的造型還很別緻精巧。單孔拱型玉帶橋,橋欄杆有六對十二根立柱,每根立柱上各有一個石獸,其中兩端的不知道是什麼獸,象是獅或麒麟。中間均是猴子,每個獸的形態表情各異。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拱型小橋已經破敗,旁邊還有一個平板的石橋可供通行。走過石橋,左手側立著一塊木牌,上面刻有馬致遠故居簡介。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小橋的正面,有一塊影壁,上寫"馬致遠故居"幾個大字。影壁前有馬致遠塑像,塑像石座上刻有馬致遠生平介紹。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繞過影壁就是四合院的大門,門比較破舊,門的左右兩側掛著一副對聯“山河滄桑久保小橋流水人家,古道依然無跡昔日西風瘦馬”。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進了大門來到院子裡。院子很大,西北東南四面都有房間,每邊為三五間。大門所在的是東房。正對面是又一座馬致遠塑像,塑像後面是正房,房門上鎖,門楣上有一匾,上書“馬致遠故居”。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右手側房門上方掛匾額“東籬館”,門的左右兩側也有一副對聯 “大雅高風催藻韻,小園奇趣逸詩情。”這裡應當是馬致遠的起居室和書房了。馬致遠的另一首名曲《清江引 野興》:“西村日長人事少。一個新蟬噪。恰待葵花開。又早蜂兒鬧。高枕上夢隨蝶去了”或許就出自於這間房子。曲中的“西村”講的就是馬致遠故居所在的西落坡村。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院子左手房子是馬致遠故居陳列室,大門上著鎖。門上對聯為“一曲秋思成絕唱,半生雜劇到名家”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院子的東南角有一馬廄,裡面有一匹馬的塑像,也許這就是馬致遠的那匹“瘦馬”吧。牆上有一幅馬致遠的“借馬”曲。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從馬致遠家出來,我們非常艱難地驅車走在村子裡的小路上,路上迎面遇到了三輛小車,我不得已,又退回近百米,給那三輛車讓路。待那三車通過後,我復進入小路,穿過小路,終於上了大路。天色已經近中午了。我直奔京西十八潭而去。路上又遇到了著名的“京西古道入口”,下車留了幾張照片。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致敬,馬致遠——馬致遠故居遊記

離開馬致遠故居,我與老伴一邊趕路,一邊議論著感想。馬致遠號東籬,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作家、散曲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馬致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後調任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政治抱負一直沒能實現。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50歲歸隱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估計西落坡村便是馬致遠隱居生活的地方。其著名的《天淨沙 秋思》便是誕生在這裡。馬致遠人稱馬神仙,以前並沒有深刻理解。參觀過故居後,我對馬神仙這一稱謂有深深的感觸。在這樣一個窮鄉僻壤(恐怕過去這裡可以稱得上是窮山惡水吧),馬致遠能夠寫出那麼多優美、空靈、曠達的詩篇散曲小令等作品,這該是怎樣的一個浪漫主義與樂觀精神。再次重溫《天淨沙 秋思》,又再一次給了我不一樣的理解與感受。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