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近百家P2P暴雷,平台跑路前都有哪些特征?

近来天台怕是有点挤!除了炒股的、赌球的,还有P2P踩雷的。

6月近百家P2P暴雷,平台跑路前都有哪些特征?

6月13日,“上市系”平台钱满仓逾期后爆雷;端午节期间,800亿平台唐小僧爆雷;随后,网贷行业的雷一个接一个……

据不完全统计,从6月19日至6月26日,仅仅8天就炸了42个雷。

整个6月,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都是煎熬的一个月,暴雷情况层出不穷且涉及面广泛亦是前所未有,仅仅6月全国就有近百家P2P平台出现问题,可以说整个网贷行业在初夏之际遭遇了寒冬搬的洗礼。

我们普通投资人该怎样识别这些跑路平台呢?指旺君发现,其实这些跑路平台都有一些特征,多留意一下,就能避免入坑,损失金钱。

面对繁杂的网贷平台,我们投资人到底该如何甄别其可信度?指旺君总结了以下5大类特征:

第一类,线下理财业务需警惕

投资人应警惕有线下理财业务的平台,因P2P平台明确定位为信息中介平台,不得利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第二类,秒标,收益过高,提供20%以上年化收益率的p2p公司,坚决远离

若平台的秒标或短期项目过多,有可能是利用新投资者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尤其是现在处于备案关键时期,80%的平台都保持审慎严谨的态度,不会频繁发标。

收益高不安全的道理很简单,给投资者的收益率都20%甚至30%了,给融资企业的成本至少40-50%,请问哪个企业能接受这么高的融资成本呢?要么是银行不给续贷了,要么是企业经营周转出现严重问题,已经没有现金流,否则绝对不要这么高的融资成本。

6月近百家P2P暴雷,平台跑路前都有哪些特征?

第三类:单笔投资都在千万的p2p公司,坚决远离。

本身小微金融、p2p就是做的小额分散,靠区域分散、行业分散、金额分散来规避风险,如果单笔额度几千万,一旦有一单出现风险,会导致大量投资人的本金发生损失。

第四类:自融性p2p,坚决远离。

由于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从线下小贷公司借钱成本又高,随着P2P的火爆,许多缺钱企业就起了成立P2P平台的念头,而这类自融P2P平台也是当前P2P行业内最大的风险来源之一。很多制造类企业、地产类企业、矿业企业,该类公司主要集中在2个毒瘤,一个是资金集中在单一项目,风险巨大;一个是自己给自己融资,风险控制和尽职调查很难做到第三方那么公正、客观。

6月近百家P2P暴雷,平台跑路前都有哪些特征?

第四类:团队人数少于100人甚至少于20人的,坚决远离。

很简单,互联网的确可以给平台提供大量的客户来源、申请、概念融资,但是你要知道,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而金融的核心又是风险控制,一个只有20人团队的p2p平台号称管理5个亿资产,还全是通过网络审核,这不是骗鬼呢吗?20人团队,去掉技术、去掉财务、去掉客服、去掉前台、去掉行政、去掉总经理、副总经理,还能剩几个人在踏踏实实做业务风控?没有线下团队的实地考察及风控,暂且不说如何识别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就是签约和催收这一环节,都能把这20个人玩死,如果客户在分散在全国,那么低于100人的团队,根本无法支持公司业务持续经营。

第五类,平台成立和运营的时间短,要警惕

大多数的跑路平台运营时间较短,部分平台甚至只成立1年-2年,且产品收益率远超10%的行业综合收益率,处于不合理水平。而成立时间较长,尤其是在某个细分资产领域深耕超过两三年以上的头部平台,对业务的风险点及处置方式的掌握相对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