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市场信息报(记者 谈春平)陕北,沟壑纵横,生态脆弱。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创造了中国历史的辉煌,同时也在不断追求青山绿水蓝天的梦想。

延长石油在陕北发展壮大,为这块土地输送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经济的腾飞。然而,不可回避的现实是,近年来石油泄漏事故频发,给这里的生态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

教训:频发的延长石油泄漏事故

在互联网搜索“延长石油泄漏”关键词,一幅幅骇人的画面便会映入眼帘。

2017年10月13日,延长石油杏子川采油厂郝家坪联合站发生特大原油泄漏事故,当地河流遭遇长达1.5公里的特大污染。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2016年5月26日凌晨2时许,延长油田子长采油厂马鞍山联合站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山下一小型水库遭到污染。据抢险人员介绍,原油泄漏事故系换热器与输油管线进口连接处三通接头腐朽所致,泄漏原油约1.7吨。"管线严重老化,加上管道维护人员失察导致了这起原油泄漏事故。"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2015年4月20日凌晨,延长油田股份公司瓦窑堡采油厂三大队富昌集注站发生一起原油泄漏事故,造成河道污染。瓦窑堡采油厂三大队强队长讲:“今天凌晨四点左右给油罐里转油时,发生管线破损导致泄漏,原油流入院内,顺着下水道流出防火墙进入旁边河道。泄漏原油大约300斤左右。”

2017年10月19日,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采油七大队瓦窑沟村120井场附近一输油管线破裂导致大量原油泄漏。

2015年8月2日下午6点左右,延长石油西区采油厂一油井平台4195井场发生原油泄漏,大量原油流入河道。当地居民称,因雨势较大,泄漏的石油顺着河道流出近20公里,流经了陕西省志丹县、吴起县,甘肃省华池县3个县。

……

石油管道泄漏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其中包括污染水源、污染环境、引发爆炸事故、经济损失等等。2013年的青岛石油管道爆炸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例子,2013年11月22日凌晨,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分析人士认为,延长石油频发管道漏油,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与原油长时间腐蚀管道壁导致管道破裂有着直接关系。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要求,采油厂的压力容器、输油管道应定期检测,才能从源头杜绝泄油事故的发生。

延长油田的压力容器、输油管道的定期检测情况如何?市场信息报记者来到志丹采油厂调查采访。

举报:志丹采油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没有定检

资料显示,志丹采油厂隶属延长油田公司,于2016年10月28日,将原来的永宁钻采公司、西区采油厂合并成立,年产原油200万吨。新任职的志丹采油厂厂长贺建宏表示,不辱使命、精诚团结,把“志丹采油厂”的未来建设得更加美好。

近日,市场信息报接到延长油田职工反映称,志丹采油厂在用的压力容器三百多台、压力管道一千多公里、部分锅炉等特种设备均已超过定期检验周期,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属于非法使用。

该反映人告诉记者:“志丹有10几个联合站,主要业务是将各采油井场的原油进行脱水等加工,然后送至炼油厂。其中双河联合站有各种压力容器60多台,2003年至2006年陆续投入使用,距现在已经10年以上,安全等级为1级和2级,均未定期年检,其它联合站也存在此类问题。此外,志丹采油厂辖区共铺设输油管道干线、支线约2000公里,年久的从1998至2003年期间投入使用,至今近20年了,有1000余公里的管道没有定期年检,因此延长石油频发泄油事故也就在所难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油区群众生活生命埋下安全隐患。”

更换8年以上管道,真的吗?

5月6日,市场信息报到志丹采油厂所属双河联合站、野山联合站实地走访。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双河联合站孙副站长介绍说:“联合站的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从2003年投入使用,井场的原油经管道、油罐车拉进来,经过脱水等处理后,由管道公司输送至炼油厂。输油管由各采油大队监管,联合站内的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有隐患才检验,没有停产检验过。只检测压力表、压力阀。”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野山联合站王副站长告诉记者:“联合站2008年建成,站内有压力容器、泵、锅炉、管线等特种设备,蒸汽锅炉2台,2016年投用,真空锅炉3台,2008年投入使用,储油罐6具。至于多少年检测一次,我只知道快到期限检验。去年厂里聘请的检测机构来检验过。检测报告都在采油厂安环科。”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志丹采油厂安环科长曹科长坦言:“压力容器、输油管道确实存在没有定期检测的情况。但有些困难是无法克服的,输油管道埋在地下,定期挖出来检测难度大。联合站压力容器要做到定期检测,就需要停产,作为石油生产企业,耽误不起时间,职工也不会答应,根本做不到停产定期检测。去年,我们聘请中石化的检测机构,对志丹采油厂的部分管道进行检测。”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曹科长给记者提供了一份输油管道定期检测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9月至10月,对志丹采油厂64条管线进行开挖直接检测和部分外防腐层检验,发现大量缺陷和安全隐患,如缺少三柱一碑、埋深不足、防腐层裸露、防腐层破损点、外壁腐蚀以及管体壁厚减薄等。

曹科长向记者表示:“采油厂会根据检测结果加强维护。已经对8年以上的输油管道全部更换,今后还会采用机器人进入管道检测,杜绝安全隐患。”

监管:停产检测不现实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该如何接受定期检测,才能彻底杜绝安全隐患?市场信息报走访志丹县、延安市质量监督执法部门,试图寻求答案。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5月7日,志丹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马亚德介绍:“按照规定,应该对联合站的压力容器进行检测。作为监督执法部门,经常对志丹采油厂部分井场、联合站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后让采油厂整改,但对全厂的管道、压力容器的检测情况不掌握。制约定期检测有几个因素,一是县级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不足,二是不具备检测能力,三是采油厂是省属企业,压力容器罐体检验要停产检测,根本不现实。”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志丹技术监督局提供的一份抽检执法记录显示:2017年10月30日,经过对志丹采油厂刘坪联合站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查,发现存在3处问题,一是现场未提供流量计检报告;二是未提供站内管线检验报告;三是未提供压力容器检验报告。处理措施是,限期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相关资料。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我们只是检测机构,没有强制执法权。”提起志丹采油厂特种设备定期年检的问题,延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首席检验师马东学显得很无奈,“采油厂不给检测机构申报,我们也无能为力,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执法权在延安市技术监督局安环科。”

延安市技术监督安环科徐科长告诉记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按照法律规定,投入使用后3年,须进行首次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划定安全等级,等级越高,定期检验周期越短,等级达到4级,有可能会做报废处理。志丹采油厂聘请中石化检测机构,没有给市局报备,至于超过8年的管道有没有更换,也只有志丹采油厂才清楚。”

同时,徐科长表示;只要从事安全生产的,安全主体是企业,定期检测实行的申报制,企业要在到期检验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所申报检测项目,在企业特种设备原始资料缺失的情况下,特检所也无法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会请社会上资质高的检测机构介入评估,作为安全参考。技术监督部门负监管责任,在抽检过程中发现问题,责令整改。

市场信息报梳理采访内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规定3年首检、根据安全等级定期检测,在志丹采油厂并没有完全落实,联合站的压力容器甚至投入使用10余年,没有经过检测,脱检的理由有原始资料缺失、技术等客观原因,也存在停产检验影响生产的主观因素,没有定期检测的设备如何杜绝泄油事故的继续发生?

抉择:经济利益与安全环保的矛盾

官方资料显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年生产原油能力1240万吨,累计生产原油1.68亿吨,排名全国第五大油田。

2017年6月23日,延长油田公司董事长李文明在一次会议中说“要时刻紧绷安全环保这根弦,落实好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物资准备和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特别是要防止洪涝灾害、跨越管线泄漏等安全环保事故。”

延长油田:黄土高坡的泄油隐患(调查之一)

4月19日,延长石油在官网发布文章“安全生产攻坚,这次战役咱要赢”。文中称:开展“五查三治”专项活动,建立管线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强化管线安全隐患治理,杜绝管线泄漏污染事件。一是强化集输管线安全隐患整治。二是强化集输管线安全管控力度。

“但是辉煌已是历史,形势依然严峻,未来还需努力。”在延安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当地官员有着清醒的意识,他们清楚地知道当地恶劣的生态环境。

为此,延安专门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计划,在四个方面推进发展。“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把它贯彻和体现在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延安市确定了“生态环境提升”发展理念,目标是使延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停产检测压力容器和管道,会造成经济的损失,但定期检测又是安全环保的必要保障。当经济利益与生态环保发生矛盾时,究竟该如何抉择,这不仅拷问延长油田的高层,同时也在拷问当地的官员。勿让青岛石油管道爆炸悲剧重演,陕北黄土高坡经不起一次次泄油事故带来的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