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人?干的漂亮!

滴滴打人?干的漂亮!

2017年2月,时任Uber CEO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乘坐Uber专车时,与一位Uber司机发生争执。

在几个回合嘴仗中,卡兰尼克出言不逊,咒骂了那名现年37岁的司机,最后还告诉他:“一些人不喜欢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他们把人生中的一切都怪到其他人头上”。

一年后的2018年4月28日,中国也发生了一起广受关注的网约车嘴仗事件。

“滴滴投资人”张桓通过滴滴平台约车时,在电话里同滴滴司机发生口角,双方互致问候,其中不乏“言辞过激”之语。

最终嘴仗升级,事件变成滴滴司机对张桓的一通暴打。左眼被打伤的张桓深夜发文,称“滴滴打人在我看来原本只是个笑话,想不到昨天我被滴滴司机打后变成了笑话。”

大水冲了龙王庙

在被打后,张桓第一时间写了一篇文章,把自己的经历完整的发了出来。

28日夜里,他叫了一辆滴滴快车,等待20多分钟之后,司机仍未到达。打电话得知司机拉错人,他想要取消订单时,却被突然出现的司机无缘无故暴打一顿。

但滴滴方面29日给出的回应中却称,是张桓要举报司机,先使用了侮辱性的词汇,致使冲突升级。

于是“滴滴打人事件”成了互相指责对方有错的罗生门。目前来看,滴滴司机打人是真,双方辱骂也是真,只是,辱骂能成为最后打人的借口吗?

最新的消息是,司机已经在30日凌晨2点找到,并已带回派出所接受问询,张桓在微博中说“两三天出结果”。

其实,滴滴司机和乘客发生冲突的新闻时有报道,如果这事落普通人身上,可能也没几个人知道,一时也翻腾不起多大的水花。

但这次事件闹得动静大,短时间内刷屏朋友圈。只因被打的张桓不是普通人,自述是开过新媒体公司的“老司机”。

据悉,张恒目前为疯蜜创始人兼CEO、尚道董事长和知名女性营销专家,投资过多个女性项目,对于营销传播非常擅长,不过这次没想到用到这种事情上。

而在这起事件中,张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滴滴投资人”,他曾经通过某投资公司参与了滴滴的D轮融资,可以说是滴滴公司的一位小股东。

滴滴司机干的漂亮

滴滴出来的这些年,网络上有关滴滴司机的负面消息就没少过。

吸毒如《滴滴司机为提神边开车边吸毒 司机:没料警车停身后》;猥亵如《网约车司机求抱抱,称聊天群学来猥亵女乘客招数!》;抢劫如《滴滴又出事!莆田少女打顺风车出行,惨遭司机打劫》……

把滴滴司机打人事件单拎出来一样有不少案例:

2016年8 月,滴滴司机张某某用拳头击打醉酒乘客董某致其死亡。

2017年7月,据姑苏晚报报道,滴滴司机强行赶乘客下车,当乘客视频拍下整个过程后,该司机还下车追打女乘客。

2018年3月,据湖北经视报道,滴滴司机半途要求加价,遭拒后殴打女乘客还开车撞人。

……

上面都是普通乘客被打,而滴滴投资人被滴滴司机打,则让这起打人事件看起来有点像冷笑话。

“我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打”,如果从一视同仁的角度看,滴滴投资人和普通乘客被无差别对待,打张桓的滴滴司机能够“坚持原则”,着实干的漂亮。

实际上,这位滴滴小哥大概也没想到,他一怒之下打的不是个普通乘客,而是自家公司的投资人。结果自己的司机账户被冻结,还要被警察蜀黍请去喝茶,五一劳动节都没过好。

其实也难怪,张桓的脸上又没写着“滴滴投资人”几个字,滴滴小哥又是在气头上,下起手来不知轻重,关键也不知道打的是谁。

不过,这件事情算给其他滴滴投资人提一个醒。

下回打滴滴——张桓是没啥机会了,他自己都说“卸载滴滴,从我做起”——提前告知司机自己“滴滴投资人”的身份,说不定还会受到对方的优待,打人事件或许就不会发生了,至少下手也会轻一些。

司乘两端的不满

自从滴滴合并了uber中国,坐稳了中国网约车行业的头把交椅,就开始琢磨收割韭菜的事儿。

随着市场价格连续的提高,无论是乘客端还是司机端,对滴滴的不满愈见增多。

司机管控方面,滴滴通过服务分的模式对司机进行评价管理。服务分类似信用档案,从司机的接单、接驾、送客和行程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

服务分与滴滴司机的订单质量和实际收入息息相关。

如果司机收到乘客投诉、差评或是私自取消订单,司机将被扣除一定的服务分,导致其派单数量减少、接到长途订单的概率降低甚至被平台封号等。

服务分处罚措施让不少司机担心收入会因此受到影响。许多司机抱怨在收到差评之后向滴滴申诉,客服处理不及时亦没有完善的投诉渠道,经常吃哑巴亏。

张桓被打,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滴滴司机以为他投诉自己。此外,收入减少也是司机们一直抱怨的问题。

据报道,在滴滴uber补贴大战时代,专职司机月收入一度可以达到上万元,而如今大部分网约车司机收入维持在6000-7000元左右。

乘客方面,许多人抱怨多次打到套牌车,感觉滴滴变贵了、叫车难了。已经被培育成熟的网约车市场,无法再打低价牌,而消费者在支付更多花费的同时,势必会要求“优质优价”的服务。

滴滴投资人被滴滴司机暴打的这件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非偶然。而张桓在被打后的激烈言辞,也在发泄着本身对滴滴的诸多不满。

当然,这并不是说滴滴司机个人就没责任,一言不合就打人存粹是素质问题。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滴滴好歹坐拥4.5亿的用户,平台司机超2100万,即使方方面面都做到极致,也难以完全避免司机和乘客发生冲突的情况。

滴滴也不容易

2018年4月24日,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在“洪流联盟”成立大会上描绘了这样一幅壮丽的蓝图:

“未来十年,滴滴平台将在全球范围内服务20亿用户,满足用户50%的出行需求,并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滴滴对于未来的野心不可谓不大,只是目前来看,作为中国网约车行业的扛把子,滴滴处境微妙,日子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舒坦。

去年2月,美团打车登陆南京,试运营十个月,就取得了日订单量超过10万单的成绩。

今年3月,美团打车登陆上海,上线三天,就分别拿到15万、20万和30万单,一周内总共服务乘客220万人次,一举打掉滴滴打车1/3的市场份额。

虽然后来网约车新政与政府的监管使美团打车失去了扩大战果的时机,但美团打车的攻击证明了滴滴的商业模式并不稳固,美团打车作为平衡网约车市场格局、打击垄断的一支重要力量,仍能给滴滴造成巨大的威胁。

而作为滴滴对美团打车的反击,滴滴外卖日前却被曝出,过去十几天时间在无锡的订单暴跌超50%。

消息称,滴滴骑手单笔报酬也进行了下调,从之前的25元降到了每单15元,并且系统派单量骤减,多位骑手反应称一天也就10单左右,每天收入仅百余元,甚至有滴滴骑手开始罢工了。

虽然滴滴公司公关部作了回应,称订单下降50%没有任何依据,但这不能打消外界对于滴滴外卖未来发展的疑虑,有关滴滴外卖是滴滴一个战略错误的论调依然很有市场。

另外就在近日,滴滴因为违规派单,在三亚被相关部门罚款96万元。

再回到滴滴投资人被滴滴司机暴打的事件上,无论最终的处理结果如何,对滴滴而言都是有害无利。尤其是,据张桓的最新说法,打他的滴滴司机不是北京户口,不符合北京网约车的政策要求。

滴滴不容易,领导们也没闲着。

事实上,就在滴滴投资人被滴滴司机殴打事件的前一天,滴滴总裁柳青还在耐心地回应滴滴大数据杀熟的事儿:预估价跟随路况动态变化,好心办了坏事,是误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