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图鉴》:分离无妨,在一起只为更好

自家老太太说,自从参加了50年同学聚会,发现幸福指数远不如年少时的同窗。她那位同窗当真是惊喜创造者,说去万里之外的城市访友,可以第二天就出现在闺蜜面前。60多岁的人了,这该叫做任性,还是独立呢?毕竟,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许多女人是做不到的,孩子,丈夫,老人,工作……总有可拿出手的借口。老太太说,对,来去这些都是生活给予的责任,我反问,其实,又何尝不是你对生活的依赖呢?

《上海女子图鉴》:分离无妨,在一起只为更好

最近热播的《上海女子图鉴》里,有一组广为流传的经典对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绝对不可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身心自由,不可依赖于任何人。

中国的女性有个怪毛病,容易分阶段为自己锁定“生活重心”。比如,成年之前,以父母为重心;结交男友后,以爱情为重心;结婚后家庭为重心;生儿育女后孩子理所当然成为重心……看似忙碌充实,却始终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付出和爱,是女人的天性,但是,期待回报,也是人性的弱点,把重心放在别人身上,就一定会计较能否获得同等的物质或情感回报。不论是对父母、老公,还是子女,都会渴望对方回馈以同样的关注,甚至是依赖,这显然不切实际。

回头看《上海女子图鉴》女主角罗海燕,虽然和许多梦幻剧的玛丽苏女主们一样,前后经历了8任男友,却始终将命运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上海女子图鉴》:分离无妨,在一起只为更好

初恋陈晓伟,选择了回乡的安逸生活,却丝毫没考虑过回到小县城对海燕的代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海燕终于还是选择了在大城市,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

第二任上海男友,看似是海燕“被分手”,其实在之前的相处中,海燕的独立意识已经明确表达,“我要有自己的房子”,她不假思索地告诉男友。在上海这座城市里,能够拥有自己的空间,是独立人格的代表。所以,她注定无法以金丝雀的方式融入这座城市,融入这个上海本地人的世界。

《上海女子图鉴》:分离无妨,在一起只为更好

值得一提的还有她的情人闲哥,在他俩的故事里,海燕误入旁人婚姻客串了一遭小三,最终闹得一地鸡毛,全身而退。好在,她和闲哥在经济上是彼此独立的,连礼物都义无反顾地归还,如此,在情感上才可以勇敢地Say No。

故事的高潮就是海燕和林立的忘年恋,这个隐形富豪试图用一纸婚姻契约将海燕圈为“金丝雀”,开出了极富诱惑的条件,却没想到被海燕看透,拒绝进入这座“更大的牢笼”。婚姻的本质是一种合作,需要双方相对平衡,差距太大,怎能有主动权?许多人不理解,第二次林立找她开出“不签约做林太太”的条件,却为何打动不了海燕的心,其实,短期内无法缩短和林立之间差距的海燕,一定能够明白,与其化作缠绕大树的藤蔓,不如去做独立在橡树旁的那株木棉吧。

《上海女子图鉴》:分离无妨,在一起只为更好

海燕最终选择的张天皓,和海燕在各方面都是匹配而平衡的,不需要谁依附于谁,更不需要一方索取一方付出。谁离开谁,都可以活得很好,可我们在一起,却都能过得更好。这样的婚姻对女人才是最完美的。这份自由,非独立不可获焉。

我们像罗海燕一样努力奋斗,却很难做到她那样的坚持,会缺乏在诱惑面前坚守初心的毅力。毕竟,独立会需要你足够勇敢,而依赖却可以获得舒适和慰藉,孰易孰难?

记得有一套“寻找真爱”的漫画,演绎了女人探索“另一半”的曲折。哪怕你觉得和对方完美匹配,也会随着岁月流失而发生变化,最终,只有女人自身成为完满的圆形,才可以找到那个“他”,彼此独立,并不会让双方疏远,反而让幸福倍增。

再回看文初的两位老太太吧,一个情感依赖,一个独立自主,人生是两种质量,这就是心灵被禁锢和放飞自由的天壤之别。其实,只要愿意,我们并不属于谁,除了自己。

所谓心灵自由,是一颗心独立获得快乐的能力。自己都可以过得美好,当然会选择那个让快乐倍增的人了。分离无妨,在一起是为了更好。相聚是美丽的短暂,孤独也是不同的体验。爱情如此,亲情友情亦如是。让爱自由,从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