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不长命 坏人却常高寿 对此古人是怎么看的?

我们常听说‘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好人能上天堂永生,坏人要下地狱受拔舌、下油锅之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是看到‘好人不长命,坏人常高寿’,这是为什么呢?今天的我们是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那么我们可能有一个疑问,古代的人是怎么想的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来源于古典哲学著作《道德经》,很好的解释了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对于一些事物的思考。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

好人不长命 坏人却常高寿 对此古人是怎么看的?

‘两神互殴’的启示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小说《子不语》中有一篇关于‘两神互殴’的故事非常有趣,说的是一个叫钟悟的举人,一生做好事,晚年却缺吃少穿,甚至连个儿子都没有。他因此非常愤愤不平向李大王投诉,还一一诉说了自己平生行善却没有好报的情况,责怪神不灵验。神笑着说:“你行善还是行恶,我是知道的。你穷困,没有儿子,我就不知道了,何况这也不是属于我所管的范围。”

原来地府中除了李大王之外还有一个素大王管事,素大王平日办事昏庸。因为钟悟的事情两神大打出手,闹到了玉帝那里。玉皇大帝管理着三十六重天上的大事,没有时间来处理区区小案。就赐了天酒十杯,谁能饮得多,谁就有权处理这些案子。李大王只饮了三杯就不行了,而素王则酒量大连饮七杯,一点也没有醉的样子。玉帝因此判定素王掌管七分大事,李王只掌管三分。素王因酒量大,所以吃醉了酒,就要颠倒是非,胡来一通。但是,李王毕竟还能饮三杯,所以世上的人心天理、美恶是非,到底还有三分公道。

好人不长命 坏人却常高寿 对此古人是怎么看的?

野鬼替神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实际上巧妙地运用了鬼神说解释了本来无解的问题。其实对于鬼神说还有一个令人深思的例子——野鬼替神。话说古代迷信的人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很自然的要求神,如果自己做了坏事而求神后没有受到庇佑,那么可想用神灵代表正义之类的安慰自己。那么,如果自己做了好事却没得善报该怎么解释呢?

袁枚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常做好事,对于神灵也非常敬畏,可以说做的是无可挑剔了,可是多年过去了他的祈祷却丝毫没有应验。这是为什么呢?有一天神灵终于显圣了向他解释说:“地方上供奉我的神像何止千万,但是我的真身却必须在天帝身旁侍奉,你们跪拜的神像都是找的当地有些灵气的野鬼代替值守的,所以你百般向我诉说我却根本听不到啊!”

好人不长命 坏人却常高寿 对此古人是怎么看的?

由此可见,古代人对于‘好人不长命,坏人常高寿’这样的问题也是难以解释的,不得不利用宗教、鬼神之说补充。也许就像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样,个人的不幸在整体中实在是太渺小了,造物者只在乎人类整体是否在应该的轨迹上?除此之外,盈亏自负。不知道小伙伴们是怎样认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