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FinTech登上《時代周刊》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全球新突破

5月21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之一——美國《時代週刊》,刊發了中國一家金融科技企業“飛貸金融科技”,並稱,飛貸為金融機構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已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最佳實踐。

中國FinTech登上《時代週刊》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全球新突破

《時代週刊》May 21,2018

文章稱,銀行對飛貸青睞有加,因為飛貸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可以讓銀行接觸到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客戶,擴大他們的貸款規模,並提升他們的盈利能力。

作為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科技案例(一共15個案例,飛貸入選了2個案例),《時代週刊》專程採訪了美國沃頓商學院拉斐爾•阿米特(Raphael Amit)教授,Amit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飛貸的成就和創新非常獨特,飛貸的創新是全球金融行業最佳實踐。飛貸對小微金融借款人的獨特價值主張、技術創新,以及領先的風險管理實踐正在重塑全球移動信貸的格局。”

以下為《時代週刊》文章的譯文:

中國飛貸代表移動信貸技術的新前沿

飛貸曾經是一家小型微金融服務機構。目前,飛貸已經成功轉型併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先驅者之一,為金融機構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

信貸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對於渴望做大做強的中小企業以及努力改善生活的消費者而言,能否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資服務至關重要。但在許多國家,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都嚴重缺乏信貸渠道。簡言之,大多數銀行更傾向於貸款給大型企業,而不是評估小型企業和個人是否可靠、進而冒著風險貸款給他們。幸運的是,中國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開發了一款開創性的APP以及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為數百家銀行解決了這個難題,為中小企業和信譽良好的消費者提供銀行貸款,同時保持高水平的風險管理。這一切都是通過手機在3分鐘內完成的。這家公司就是飛貸。

美國沃頓商學院的拉斐爾•阿米特(Raphael Amit)教授表示,“通過向市場推出一款極具創新性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金融產品,飛貸徹底影響了中國乃至全球的小微金融行業。”Amit補充說,飛貸的軟件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應用於其他國家同樣可以非常成功。該公司表示正在研究拓展東南亞和美國市場的機會。

但就目前而言,飛貸看到中國國內仍然存在巨大機遇。飛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唐俠表示, “我認為中國移動信貸市場是巨大的且潛力無限。”

自從2015年推出飛貸APP以來,飛貸取得了現象級的業績。目前,飛貸APP已經幫助中國超過500萬客戶從金融機構獲得超過47.5億美元(300億人民幣)的貸款。正因如此,飛貸在2017年完成了重大的戰略轉型,開放飛貸APP背後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讓更多金融機構具備向這些客群提供融資服務的能力。飛貸助力銀行將不良貸款率控制在3%(在業界,將不良率控制在 5%左右的水平就可以視為優秀小微信貸機構),這也證明了其基於大數據的風險管理軟件十分有效。

這不僅對於借款人和金融機構而言是好消息,也是對中國經濟和發展的重大利好。中小企業是大多數經濟體的中堅力量。在中國,近98%的註冊公司都是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提供超過80%的工作崗位,創造了約60%的GDP。另外,消費也是一個關鍵的經濟動力,因為消費推動了製造業和商業的增長。擁有超過10億消費者的中國,要充分挖掘人們的消費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人的創新能力越來越強。近年來,中國已成為金融科技創業公司的全球領導者,但唐俠一開始從事的並非金融科技行業。唐俠曾先後在中國建設銀行和證券交易公司工作過,他於2010年在深圳創辦了飛貸這家傳統的實體小微金融服務公司。該公司迅速擴展到40家分支機構,擁有2400名員工,但風險水平也在不斷增長。唐俠彼時看到,其公司的商業模式已經過時且不可持續。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發展浪潮中,唐俠看到了機遇。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一些銀行,但是他們的移動科技能力與時代的需求還存在差距。為解決未得到滿足的金融需求,中國出現了一次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移動信貸浪潮。但這樣做的風險很高,市場波動大。唐俠說,“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風險管理的解決難度會幾何倍數地增大,被業內稱為‘世界級難題’。”

唐俠下決心要解決這個世界級難題,他逆勢而行,關閉了公司的大部分分支機構,只保留100名技術精湛的開發人員。唐俠為了開發移動信貸整體技術,開始不分晝夜堅持工作。唐俠的團隊開發了三個平臺:慧眼智能大數據平臺、天網量化風控平臺和神算移動科技平臺。這三個平臺均採用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工作中所有人都需要克服巨大的挑戰。

這一解決方案依賴飛貸獲取、甄別、加工和應用大數據的能力。 唐俠說,中國的信用體系並不像發達國家那麼健全,而且信用信息分散割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飛貸與近百家有資質的數據供應商開展合作。 掌握數據後,飛貸開發智能反欺詐系統,迄今為止,飛貸的用戶中沒有一例被確認的身份欺詐案例。 此外,飛貸還開發了自動審批決策系統,根據每位客戶的信用記錄和其他因素為其設置個性化利率和借款額度。 通過機器學習,這個系統能不斷進行自我優化和性能升級。

然而,最大的挑戰在於風險管理。唐俠的團隊開發了天網量化風控平臺,能夠智能地集成海量數據,在幾毫秒內給出審批結果。 唐俠表示,“這不僅節省了人力及管理等成本,更為關鍵的是這套體系對風險的把控更加科學和精準。”

憑藉其基於互聯網的開源分佈式架構的神算移動科技平臺,飛貸的技術非常靈活,並且不斷迭代升級,而銀行的傳統IT基礎架構根本無法與之匹敵。

銀行客戶對飛貸青睞有加,原因在於飛貸的先進系統可以為銀行匹配具有良好信譽的小型借款人。做一些超出銀行技術能力的工作,讓銀行可以接觸到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客戶,擴大他們的貸款規模,並提升盈利能力。

飛貸的成就和創新非常獨特。飛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金融案例研究(一共15個案例,飛貸入選了2個案例)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 Amit教授表示,“飛貸的創新是全球金融行業最佳實踐。飛貸對小微金融借款人的獨特價值主張、技術創新,以及領先的風險管理實踐正在重塑全球移動信貸的格局。”

唐俠認為,飛貸的未來是全球性的。儘管飛貸出身於一家小微金融服務公司,“從長遠來看,飛貸將自身定位為一家為全球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技術公司,”唐俠展望。為此,飛貸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來開發先進技術,並進行長期大量的研發工作。而Amit教授表示,唐俠和他的團隊是卓越和富有遠見的,並且具有金融科技公司中罕見的創新能力。

放眼全球,經濟和市場的波動性和破壞性不斷加劇,走出去可能是一個冒險的選擇。然而,如果說飛貸已經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它已經知道如何有效管理風險並因此獲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