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陷入“高频诈骗”套路,要如何脱身?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的“暴富”神话泛远,区块链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随之而来的除了区块链技术的实景落地,更是许多打着“区块链”旗号的传销诈骗也频频出现。

据链讯头条报道,目前相关传销平台已超过3000多家,市场的“老套路”穿上区块链的“新马甲”,立刻化身“新捷径”和一个个价值上亿的“大坑”。盘点最近诈骗案件发现,“区块链+诈骗”主要有三大套路。

区块链陷入“高频诈骗”套路,要如何脱身?

套路一:“空手套白狼” 炒高币值再“割韭菜”

今年5月,深圳南山警方通报了一起以虚拟货币为名行诈骗之实的集资诈骗案。涉案虚拟货币为普银币,由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官网和收购的“趣钱网”P2P平台发行。

据警方侦查结果,价格的变动系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操作,一度将普银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当大量投资人进场之后,该公司则不断套现。该公司在发币时称资金将用于茶叶的投资,但在侦查中发现,投资人的钱被该公司以其他目的挥霍。目前普银币受害者超3000人,涉案金额约3.07亿元,最高单个损失约300万元。

区块链陷入“高频诈骗”套路,要如何脱身?

套路二:“挂羊头卖狗肉” 以科技之名行传销之实

今年4月15日,西安警方破获一起打着“区块链”概念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据警方在案情通报会上披露,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资金高达8600余万元。

据了解,该传销团伙打着“区块链”旗号,借助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等城市利好,于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传销、网络传销为手段,以每枚3元的价格在“消费时代”(DBTC)网络平台销售虚拟的“大唐币”,并自行操纵升值幅度。同时,该团伙还组织在国内外众多城市召开推介会,吸纳会员,根据会员发展下线情况,设置28级分管代理,截止到4月15日,该团伙共发展注册会员13000余人。

区块链陷入“高频诈骗”套路,要如何脱身?

套路三:“洋为中用”“出口转内销”

2017年9月8日,湖南省株洲县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涉案金额达16亿余元的特大“维卡币”网络传销案。经株洲县法院审理查明,该传销组织是一家“维卡币”传销组织,其传销网站及营销模式由保加利亚人鲁娅组织建立,服务器设立在丹麦境内的哥本哈根,对外宣称是继“比特币”之后的第二代加密电子货币。

经查明,“维卡币”组织的经营其实质是以投资虚拟货币为名,要求参加者缴纳一定费用获得加入资格,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而骗取财物。该案中35名被告人通过网络平台或经人介绍先后加入“维卡币”组织后,发展下线通过计利返酬获得奖金或倒卖激活码两种方式进行非法获利。其中,部分被告人积极发展下线会员,分别从中非法获利1万余元至2000万元不等。

就如北京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李永壮所说,互联网为跨国犯罪创造了更多条件。去年下半年我国取缔ICO(首次代币发行),并随后关闭境内所有虚拟货币交易所后,许多“交易所”转战海外,再“出口转内销”,目前对于跨境ICO的监管仍属难点。

而此上案件之所以频发,不仅是因为区块链的巨大噱头引领的暴富“商机”或是国家监管机构对此的无法严控和打击,更是由于大部分民众“着急上车”,于是在“越高调越可信”的财富陷阱里久久不能自拔。区块链诈骗已经成为了传统诈骗的高科技新变种,需要相关部门建立联合监管和联动打击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