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并非徐克执导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是他的代表作品?

余建陶

为什么很多人都将明明是“徐克监制”的作品,都归于是他的作品呢?这个有必要了解一下徐克的监制习惯。徐克当年是香港影坛出了名的“强势监制”,业内都知道他对电影精益求精,所以凡事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不像很多监制一样只限于处理剧组和投资老板的关系。导演吴思远说他“有时候虽然只是监制,但不导几场戏,似乎就浑身不舒服”。其实从1986年监制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开始,徐克就已行使了其“强势监制”的威严,而后来的《倩女幽魂》系列,徐克更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徐克和黄霑

徐克究竟有多“强势”?这里有一个小插曲足以说明问题。1988年他和著名武侠片导演胡金铨合作了《笑傲江湖》,按理来说,胡金铨是他的前辈,一生拍了不少武侠片经典,徐克理应对他听之任之,结果两人在片场发生了意见分歧,气得胡金铨一气下离开了剧组(徐克认为胡金铨的理念太老派,胡金铨认为自己的权威遭到了徐克质疑)。最后经由徐克重拍补拍,修修改改,本片愣是被拖到了1990年才正式公映。



徐克和胡金铨

后来很多由他挂名“监制”的电影,明明就是他的电影。譬如说《笑傲江湖2之东方不败》,从故事构思,演员选取,到现场拍摄,特效剪辑,电影配乐等都有徐克参与。程小东在片场主要负责武戏部分,而文戏部分完全是徐克拍的。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虽然导演一栏写着李惠民,但其实徐克也执导了大部分戏。据制片人吴思远曾回忆说:“整部戏,徐克拍了一半,内景都是他在香港搭棚拍的,外景都是李惠民在敦煌拍的”。因此,人们一向都把这两部电影归为“徐克作品”。



徐克的这种性格,促使他的电影工作室实行了所谓的“监制中心制”——即先由徐克先想好构思,再交由其他导演完成,大家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但必须要忠于我的构思框架。这一方面让很多抱着原创剧本找电影公司洽谈合作的导演们,一听见徐克的名字都打了退堂鼓,另一方面,也让“电影工作室”出品制作均被打上了鲜明的“徐氏”烙印。

谈起徐克的监制风格,导演程小东曾这样说过:“跟徐克合作要听他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但又不能完全听他,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否则他会觉得你没料,大家要斗刺激对方,他强于文戏,我强于动作,要斗快交桥段,有种竞争意味。”

徐克的“强势”当然是把双刃剑,他因此还得罪过李翰祥,刘家良,胡金铨等诸多大导演,或许很多人会有类似的疑问,徐克的“监制中心”是不是对旗下导演的创作力和想象力是一种掣肘和限制呢?就今天的眼光来看,徐克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本身就是一个想象力和创作力丰沛的人,再加上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什么电影会卖座,“监制中心”也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很多商业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他的这种“强势”,也如程小东所言,形成了剧组内部在创作方面的“良性竞争”,这是为什么徐克在90年代佳作不断的重要原因。


麦克疯说电影

首先,应该清楚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监制”是干什么的,从名称上解释也很简单,就是监看制作,每天监督导演、演员拍摄进程和拍摄质量,还要监控剧组的预算开销,但也并不是每个监制都这样每天在剧组监督,有的只是挂个名,收了钱就什么都不管了,影片卖座的话还会得到分红,还有的监制是因为名气大,需要靠他的面子拉投资赞助,找一些知名演员少花一些钱。

而徐克是属于,这种从一部电影有了创意立项开始,直到最后拍摄剪辑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要参与监督,提出自己想法意见,可以称他这种监制方式为“监制中心制”,就是在整个剧组他说了算,权利要大过导演,这种方式也是香港电影特有的。

1984年徐克和施南生成立了——电影工作室,更是将“监制中心制”的方式无限扩大,你提到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和《新龙门客栈》这两部影片,也都是1992年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制作的,徐克将监制的职权做到了非常细的程度,从故事创意到剧本编写,从挑选演员再到现场拍摄,甚至到后期的剪辑特效和电影配乐等都亲自参与。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工作照)

程小东就曾经说过,导演徐克监制的电影,需要听他的,但又不能完全听他,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否则他会觉得你没想法,在拍《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期间,徐克也自己带了一组人马,那边程小东拍武戏,他同时就在这边拍文戏,两人还经常到对方的组里找灵感、观察进度。

所以现在很多熟悉徐克的影迷,都会把《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和《新龙门客栈》等他监制的电影视为——徐克作品。


赵猪的光影视色

首先,题主提出的两部电影确实不是徐克导演,《东方不败》的导演是程小东,而《新龙门客栈》的导演是李惠民,徐克在两部电影中皆以监制的身份来参与。

监制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至关重要,好的监制可以把控电影的预算、电影的总体风格以及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平衡,作为监制的徐克来说则很好的把自己的电影风格融入进电影中。在徐克监制的大多数电影中,徐克才是电影风格的构建者,而导演只是风格的执行者。这从徐克同时期导演的电影《青蛇》和《黄飞鸿》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新龙门客栈》和《东方不败》与之一脉相承。



以上特点在《东方不败》和《新龙门客栈》中体现的十分明显,甚至早前的《倩女幽魂》系列依然呈现出监制和导演共同把控的特点。而造成以上现象除了当年香港电影新浪潮冲击了片场导演中心制之外,也是鉴于投资人和导演之间模糊的界定关系。


至于为什么徐克在八九十年代总是参与监制而非导演,这样做同样也是片场民主化去世的体现。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主力成员,徐克参与监制,可以让朋友组成的主创团队充分发挥特长之余,在投资和宣发上可以更为灵活的进退和掌控。加上当年香港电影十分兴盛,每人都想享受电影红利也无可厚非了。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武侠小王子李言

首先,应该清楚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监制”是干什么的,从名称上解释也很简单,就是监看制作,每天监督导演、演员拍摄进程和拍摄质量,还要监控剧组的预算开销,但也并不是每个监制都这样每天在剧组监督,有的只是挂个名,收了钱就什么都不管了,影片卖座的话还会得到分红,还有的监制是因为名气大,需要靠他的面子拉投资赞助,找一些知名演员少花一些钱。 而徐克是属于,这种从一部电影有了创意立项开始,直到最后拍摄剪辑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要参与监督,提出自己想法意见,可以称他这种监制方式为“监制中心制”,就是在整个剧组他说了算,权利要大过导演,这种方式也是香港电影特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