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變「歐洲杯」?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上)

今年的2018俄羅斯世界盃可謂是出人意料的異彩紛呈,強隊爆冷、黑馬、點球大戰、球星閃耀,精彩程度遠超我們的預估

。但是,這屆世界盃也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八強之中有六支都是歐洲球隊,四強更是清一色的歐陸勁旅,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這到底是歐洲盃、還是世界盃?以往瀟灑俊逸的南美球隊紛紛折戟。那麼,箇中原因究竟為何呢?我們一一道來。

世界盃變“歐洲盃”?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上)

南美豪強全部止步八強

首先我們明確一個問題,四強全部為歐洲球隊,這一事件是否是反常的,我們可以回顧近幾十年的世界盃四強:

1994年:巴西、意大利、瑞典、保加利亞

1998年:法國、巴西、克羅地亞、荷蘭

2002年:巴西、德國、土耳其、韓國

2006年:意大利、法國、德國、葡萄牙

2010年:西班牙、荷蘭、德國、烏拉圭

2014年:德國、阿根廷、荷蘭、巴西

從以上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2006年就出現過一次四強均是歐洲球隊的情況,但是在其他年份,南美球隊至少都可以穩坐一席,尤其是巴西隊,更是南美球隊的牌面,一人貢獻了2/3的席位。不過,從歷屆排名也可以看出,

南美球隊並沒有大家印象中那樣強大,缺席四強也算不上驚天冷門,但是這屆世界盃的眾多比賽確實給了我們解答這一謎題的思路,南美球隊在世界盃悉數出局的原因如下:(我們由淺入深地解讀)

1.陣容不均衡

南美球隊之所以給大家一種極為強勁的印象,主要是因為南美球隊的鋒線人才層出不窮,無論是巴西、阿根廷乃至烏拉圭、哥倫比亞;南美球隊的中前場往往是星光熠熠,幾乎所有的歐陸豪門的正印前鋒都出自南美,這不僅僅為南美球隊帶來了極強的進攻火力,同時也極大地拔高了球迷對於南美球隊的期待。

但是事實上,南美球隊的陣容往往非常不均衡,尤其是後防線人才匱乏,身價極高的阿根廷隊,中後場核心竟然還是34歲且在中超踢球的馬斯切拉諾;烏拉圭隊的中場也是乏善可陳;總之,要麼缺中場。要麼缺後場。而世界盃作為足球的最高聖殿,所有球隊在盃賽中都是極度謹慎的,防守的作用遠大於進攻,

每一支捧起大力神杯的球隊必然有一個穩固的後防與沉穩的中場、從這一點上,南美球隊就具有先天劣勢。

世界盃變“歐洲盃”?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上)

浴血奮戰的馬斯切拉諾終究是年華難返


2.球員穩定性差

固然南美球隊的陣容不夠均衡,但是沒有哪支球隊是十全十美的;況且,不少南美球隊也有著極為優秀的後防球員:例如巴西隊的蒂亞戈·席爾瓦與馬塞洛、烏拉圭的馬競後防線、阿根廷的奧塔門迪、哥倫比亞屢立奇功的米納等等。若說南美球隊的後防孱弱,似乎也不太正確。但是,一定程度上,南美球員的穩定性確實不夠出色,這一點在後防線上的體現尤為嚴重。

細數本次世界盃的幾個重大失誤,幾乎無一例外地全部出自於南美球隊:阿根廷卡巴列羅的離奇失誤、哥倫比亞後衛桑托斯的頻頻送點、烏拉圭門將的意外脫手、巴西后腰費爾南迪尼奧的烏龍送禮。(我們暫時忽略德赫亞的脫手)南美的四支勁旅竟然約好了似的都出現了重大失誤,我們就不能再以偶然的心態來看待這些失誤了。南美球員的穩定性差,意味著比賽中出現失誤的可能性就更高,而這樣的失誤對於每球必爭的世界盃來說是致命的。

而作為對比,歐洲的球隊的後防線鮮有低級失誤,最好的例證就是瑞典隊,儘管場場處於弱勢,後防線卻從未出現重大失誤,這讓他們一路走到了八強。

世界盃變“歐洲盃”?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上)

卡巴列羅這一驚天失誤幾乎可以載入史冊


3.身體素質不佳

認真觀看了本屆世界盃的球迷可以注意到,本屆世界盃幾乎將南美球員的身體素質弱勢放到了最大。從身高、體重這些基本身體素質來講,南美球員可謂全面落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當南美球隊和歐洲球隊對陣時,所有二分之一球的爭搶對於南美球員都近乎一種煎熬,高大強壯的歐洲球員可以肆意地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來搶下皮球,而南美球員只有當球在腳下時才能有喘息之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根廷隊,全隊首發身高最高的球員竟然只有181cm的奧塔門迪,這樣的球隊在面對180cm幾乎是入門身高的歐洲球隊時,面臨的身體劣勢可想而知。奪冠熱門巴西隊,竟然沒有一個可以爭搶頭球做穩定支點的強力前鋒,核心內馬爾也是身體單薄,從這個角度來看,巴西的出局也是情理之中。

而除去這些基本素質,南美球隊在體能方面也是全面落後,無論是老邁的阿根廷還是活力四射的巴西,每場比賽的後期都會出現體力不濟的情況;對陣比利時的最後時刻,堪稱世界第一左後衛的馬塞洛卻已然力竭,跑動很難再有威脅。反觀連續兩輪加時的克羅地亞隊,儘管狀態有所影響,但是幾乎從未力竭過。競技體育,身體為王,沒有出色的身體素質、再美妙的技術也是空中樓閣。

世界盃變“歐洲盃”?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上)

這一球體現的身體素質對比著實殘酷


4.球隊的整體性不夠好

眾所周知,世界盃的競技水平是比不上俱樂部比賽的;這是因為國家隊的磨合機會非常有限,球員之間的默契以及戰術協調程度都不高。我們翻看過往幾屆世界盃的冠軍得主,我們可以發現,

06年的意大利以意甲三雄(尤文圖斯、國際米蘭、AC米蘭)為班底構建、10年的西班牙以巴薩皇馬為班底構建、14年的德國更是直接以拜仁一支球隊為班底構建。

效力於同一聯賽的球員,風格類似,相互熟悉,效力於同一球隊的球員更是不用多說,具有默契上的先天優勢。本屆世界盃的四強隊伍都具有這個特質,英格蘭全隊都在英超(部分在英冠)效力,比利時前場三叉戟(德布勞內、盧卡庫、阿扎爾)均效力於英超聯賽,克羅地亞的豪華中場群也都是西甲的老朋友們,打法熟悉、風格類似。(法國這一天賦異稟的球隊是個特例)

世界盃變“歐洲盃”?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上)

曾經同在切爾西效力的比利時三叉戟


而南美球隊的陣容卻總有東拼西揍的味道,球員往往是英超、西甲、意甲乃至阿甲、中超的大雜燴,平時習慣的打法、節奏都完全不同,賽場上的默契也難以保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4決賽中為我們獻上災難級表現的巴西后腰:費爾南迪尼奧,他對於兩個失球都要負有重大責任。但是,真的是這名球員的實力極度糟糕嗎?也不盡然。更多的是因為,他替補卡塞米羅出場,與在巴薩踢球的保利尼奧和庫蒂尼奧明顯默契不足,習慣也不同,賽場溝通頻頻出現問題。球隊的整體性不好也造成了南美球隊的陣容深度不夠,很難有即插即用的替補球員。

世界盃變“歐洲盃”?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上)

費爾南迪尼奧非但不能補充卡塞米羅的缺陣、反而成為了突破口


上述這些原因是賽場中體現出來的,但是在這些原因的背後,又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呢?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為大家解讀。

敬請關注:世界盃變“歐洲盃”? 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