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破了「自古忠孝兩難全」的魔咒,被稱爲最有福氣的人

在封建統治階級中,曾有過這樣一種人,他們為了保衛國家、安定百姓,竭忠盡智,鞠躬盡瘁,執法不阿,鐵面無私。在這些人中,既有武將,也有文臣。而在後世敬仰的眾多文臣當中,名氣最響、婦孺皆知的清官,非北宋的包拯莫屬。儘管他幾乎沒有擔任過專職的法官,在宋代人編的法官斷案書《折獄龜鑑》裡也只收錄了他兩個案件。所以胡適曾經說包拯是最有福氣的人,因為後人把歷史上所有的智破奇案的故事都堆到了他的頭上。

他打破了“自古忠孝兩難全”的魔咒,被稱為最有福氣的人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和影視作品中不一樣的是,他有一個很圓滿的家庭,在雙親照顧呵護下成長,有著快樂的童年。他自幼接受儒學教育,走科舉之路。

宋仁宗天聖四年,包拯進京趕考,一舉中甲科進士,朝廷授其官建昌知縣。雖然他一心想要入仕並且做出一番成就,但在他的眼中,忠孝比功名更重要。尤其是看到父母年事已高、無人照顧,他請求朝廷分配一個離家近一點的地方,哪怕是職務低一點的差遣。朝廷根據實情,改派包拯為和州稅監,管理稅收。和州距離合肥只有100多公里,但是,包拯的父母仍然不願意跟隨他赴任。面對這樣的情況,包拯認為應該以忠孝為重,況且父母年事已高,更需要有人照料。於是拒絕朝廷就職。

包拯留在家精心侍養雙親。後來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父母的墓旁搭了個草棚,恭恭敬敬守孝三年。他居喪除服,一共經歷了8年仍然徘徊於父母墓側,不願離家。這樣又過了兩年,前後整整10年。經過親友們的多次勸勉,他才下決心離開故鄉,回到京城等候差遣。這個時候,包拯已經39歲了。同窗好友、一齊考中進士的文彥博已官升至丞相,而包拯最終只升至樞密副吏,但是正是包拯這種侍養親老、十年亡宦的做法給他贏得了非常好的名聲,並且受到當時很多大臣的讚譽。

他打破了“自古忠孝兩難全”的魔咒,被稱為最有福氣的人

包拯初任官職就建立起斷案如神的名氣。天長縣有個農民和鄰居有過節,夜裡偷偷地把鄰居的耕牛舌頭給割了。耕牛主人到縣衙報案,這起案件,一無被告、二無旁證,按照司法慣例,縣官發一個偵查文書,就算過去了。可包拯卻叫那農民趕緊回去,大白天就把牛殺了,割下牛肉發賣。耕牛主人依囑而行,回家就公然把那頭耕牛宰了。

按宋朝法律規定,傷牛及私宰耕牛者都要被判徒刑,而舉報者則有賞。耕牛主人的那個偷割牛舌的鄰居第二天就去舉報鄰居“私宰耕牛”。包拯把那告發者召進來審問,開口便問:“你為何偷割了人家的牛舌,又跑來告人傢俬宰耕牛?”那人被包拯說中心事,目瞪口呆,趕緊下跪認罪求饒。

這樣類似的案件不枚勝舉,正是這些,才讓包拯成為人人稱讚的“包青天”。

他打破了“自古忠孝兩難全”的魔咒,被稱為最有福氣的人

包拯,寓意拯救國家和黎民;希仁,希望以“仁政”治國,以民為本。想來包公的名字,就是要他立志報國安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