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破了“自古忠孝两难全”的魔咒,被称为最有福气的人

在封建统治阶级中,曾有过这样一种人,他们为了保卫国家、安定百姓,竭忠尽智,鞠躬尽瘁,执法不阿,铁面无私。在这些人中,既有武将,也有文臣。而在后世敬仰的众多文臣当中,名气最响、妇孺皆知的清官,非北宋的包拯莫属。尽管他几乎没有担任过专职的法官,在宋代人编的法官断案书《折狱龟鉴》里也只收录了他两个案件。所以胡适曾经说包拯是最有福气的人,因为后人把历史上所有的智破奇案的故事都堆到了他的头上。

他打破了“自古忠孝两难全”的魔咒,被称为最有福气的人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和影视作品中不一样的是,他有一个很圆满的家庭,在双亲照顾呵护下成长,有着快乐的童年。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走科举之路。

宋仁宗天圣四年,包拯进京赶考,一举中甲科进士,朝廷授其官建昌知县。虽然他一心想要入仕并且做出一番成就,但在他的眼中,忠孝比功名更重要。尤其是看到父母年事已高、无人照顾,他请求朝廷分配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哪怕是职务低一点的差遣。朝廷根据实情,改派包拯为和州税监,管理税收。和州距离合肥只有100多公里,但是,包拯的父母仍然不愿意跟随他赴任。面对这样的情况,包拯认为应该以忠孝为重,况且父母年事已高,更需要有人照料。于是拒绝朝廷就职。

包拯留在家精心侍养双亲。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父母的墓旁搭了个草棚,恭恭敬敬守孝三年。他居丧除服,一共经历了8年仍然徘徊于父母墓侧,不愿离家。这样又过了两年,前后整整10年。经过亲友们的多次劝勉,他才下决心离开故乡,回到京城等候差遣。这个时候,包拯已经39岁了。同窗好友、一齐考中进士的文彦博已官升至丞相,而包拯最终只升至枢密副吏,但是正是包拯这种侍养亲老、十年亡宦的做法给他赢得了非常好的名声,并且受到当时很多大臣的赞誉。

他打破了“自古忠孝两难全”的魔咒,被称为最有福气的人

包拯初任官职就建立起断案如神的名气。天长县有个农民和邻居有过节,夜里偷偷地把邻居的耕牛舌头给割了。耕牛主人到县衙报案,这起案件,一无被告、二无旁证,按照司法惯例,县官发一个侦查文书,就算过去了。可包拯却叫那农民赶紧回去,大白天就把牛杀了,割下牛肉发卖。耕牛主人依嘱而行,回家就公然把那头耕牛宰了。

按宋朝法律规定,伤牛及私宰耕牛者都要被判徒刑,而举报者则有赏。耕牛主人的那个偷割牛舌的邻居第二天就去举报邻居“私宰耕牛”。包拯把那告发者召进来审问,开口便问:“你为何偷割了人家的牛舌,又跑来告人家私宰耕牛?”那人被包拯说中心事,目瞪口呆,赶紧下跪认罪求饶。

这样类似的案件不枚胜举,正是这些,才让包拯成为人人称赞的“包青天”。

他打破了“自古忠孝两难全”的魔咒,被称为最有福气的人

包拯,寓意拯救国家和黎民;希仁,希望以“仁政”治国,以民为本。想来包公的名字,就是要他立志报国安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