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2000年黃河鼓韻,商河鼓子秧歌舞進釣魚台國賓館

昨日,商河鼓子秧歌

舞進釣魚臺國賓館

呈現了一場震撼的視覺盛宴

傳承2000年黃河鼓韻,商河鼓子秧歌舞進釣魚臺國賓館

山東商河縣農民秧歌隊精彩的表演

秧歌總是與鑼鼓歡慶結伴

在張燈結綵的時刻裡奉上最純樸的狂歡

流傳在黃河北岸、魯北地區的商河鼓子秧歌

舞姿強悍遒勁,場陣磅礴恢弘

既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又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地方特色

被譽為“齊魯文化的驕傲,民間文藝的瑰寶”

穿越時間長河見證商河秧歌的前世今生

傳承2000年黃河鼓韻,商河鼓子秧歌舞進釣魚臺國賓館

濁浪奪豐收,源起兩千年

鼓子秧歌最初起源於濟南商河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關於鼓子秧歌的起源說法很多,其中勞作說最為盛行。是集勞作、抗災、祭祀、軍事、武術、雜技等於一體,在長久的歷史歲月中逐漸磨礪形成的。

商河位於黃河岸邊,蒼茫浩瀚,沃野千里。但是黃河善淤、善決、善涉、暴戾多變的性格使它在歷史上不斷地肆虐兩岸人們的生活。為了生存,商河人民群起奮勇抗洪搶險,導水排澇,災後散墒搶種,辛勤勞作喜有收成。於是,淳樸貧窮的人們隨情而動,因陋就簡,鍋碗瓢盆、棍棒簸箕、鍁钁鎬鋤、手帕雨傘等身邊的生活工具和用具,就成為他們娛樂方式的藉助物,聚集在一起唱起來跳起來,這裡面既有祭天地崇尚自然之意、又有表達慶祝豐收喜悅的願望。

傳承2000年黃河鼓韻,商河鼓子秧歌舞進釣魚臺國賓館

後來,隨著抗災奪豐收次數增多,參加舞跳的人數不斷增多,道具有了變化,也有了簡單的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道具由瓢盆換成鼓子,雨傘換成平頂傘,即興、簡單的舞蹈動作也開始有目的地形成了組合……這就是鼓子秧歌的雛形。從現在鼓子秧歌的樣式裡仍可以看到當時人們抗洪搶險的影子,如直接取名洪澇災害的“漩海眼”、“大八叉”、“大亂場”等磅礴恢宏的場陣及金鼓轟鳴聲,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黃河當年濁浪狂濤咆哮肆虐,人們萬眾一心抗洪搶險激昂悲壯的場景。

黃河揚神韻,世代話傳承

傳承2000年黃河鼓韻,商河鼓子秧歌舞進釣魚臺國賓館

商河鼓子秧歌,得海岱之靈氣,揚黃河之神韻,世代傳承,源遠流長。清代文學家吳錫麟在《新年雜詠抄》中就有關於商河鼓子秧歌盛況的描寫:“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漁婆、裝態貨郎、雜沓燈術,以博觀者之笑。”

商河鼓子秧歌源遠流長,孕育於春秋戰國,始於秦漢,成於唐宋,興於明清。經過世世代代傳承發展到今天,錘鍊出軍事化的組織形式、變幻莫測的舞蹈陣式、粗獷豪放的將士風格、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在鏗鏘激烈的鼓樂指揮下,傘、鼓、棒、花、醜五大角色各顯神通,令人振奮。

春節元宵期間,走進商河,隨處都可觀賞到流派紛呈的表演。毫不誇張地說,商河境內,村村秧歌隊,人人是演員,“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會走就會扭”。

歌舞於一體,盡顯英雄氣

傳承2000年黃河鼓韻,商河鼓子秧歌舞進釣魚臺國賓館

鼓子秧歌舊時表演形式集歌、舞、醜於一體。表演時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角”在歌舞中插科打諢。經常唱的歌曲大多為“搖葫蘆”、“打岔”、“鴛鴦嫁老鵰”、“饞老婆吃狗”、“大觀燈”、“小觀燈”等,多以民間故事、歷史傳說、日常生活為主,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

秧歌表演時,舞者自始至終在不停地跑動,所以又叫“跑秧歌”,而不叫“扭秧歌”。整個演出場地像一個流動的由左向右旋轉的舞臺,在旋轉中不斷地演化出豐富多彩的舞蹈場圖。而這些場圖,就是秧歌演出的主體部分,叫“跑場子”,亦稱“跑花場”。跑場子又分文場、武場、文武場。

場圖是鼓子秧歌隊舞動當中的路線,魯北人也稱它為“場子”,是秧歌演出的主體部分。 秧歌的場圖,取材廣泛,內涵豐富,其形態來自於勞動工具、生活用具、花卉建築、服裝頭飾,以及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戰爭陣勢等各個方面。

傳承2000年黃河鼓韻,商河鼓子秧歌舞進釣魚臺國賓館

鼓子秧歌大氣,豪放,粗獷

表演起來酣暢淋漓

堪稱舞蹈文化的瑰寶

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選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

注:本文參考《商河鼓子秧歌,黃河岸邊一奇葩》整理而成;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