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的她,爲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初見張秀先老人,頓感親切,就是一個退休在家,養養花、跳跳健身舞的納西奶奶。坐下來和她詳聊,才知道一個人的一生 ,可以過得如此不平凡。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你們不能做的事情,我也要做”

總要經歷過,才能知道生活不易,苦得起,才能練就堅毅的性格。

張奶奶年輕時下鄉參加工作隊,和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插秧、犁田,沒有她幹不了的活……也就是這樣,一個月下來她瘦了10多斤。後來又輾轉到了漾西、七河,即使懷著身孕也沒有停止手頭的工作。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再後來,創建了三個廠:聯合廠、先鋒糕點廠、蜜餞廠,十幾年的光陰,把心思都放到了這上面。張奶奶說起時雲淡風輕,但可以想象得到,做這一切有多難。

“我認準了要做的事情,下定決心不動搖”

三個人兩口鍋,這就是麗江先鋒糕點廠最初的規模,現在,已然成為了麗江的“明星企業”。

那時候,麻花、米花糖、跳跳糖等糕點十分受大家歡迎,逢年過節賣得就更好,張奶奶便決定自己創業也開個糕點廠,於是約上人在北門坡的一間小平房裡打了兩口灶,就這樣,先鋒糕點廠成立了。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做米花糖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了做出好吃的味道,張奶奶還特意請到當時古城裡做米花糖很出名的華二孃來學習手藝,嘗試很多次,失敗很多次,從沒想過放棄。

終於,好吃的米花糖做出來了,並在那年春節前被搶購一空,這讓張奶奶心裡很是高興。於是一鼓作氣,招工人、擴廠房,期間還遭遇了衛生不合格、銀行貸款沒通過等難題,只能四處奔走尋找解決方法,好在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一年又一年,糕點廠的規模越來越大,生意也越來越好。現在,先鋒糕點廠在麗江已有15個鋪面,是真正的“老字號”企業。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不論什麼困難,都要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1999年,張奶奶從先鋒糕點廠退休。如她所說,忙活了大半輩子,突然閒下來,都不知道該做什麼。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有一次,經過四方街時,看到有人在路邊賣蜜餞,但色澤、亮度看上去都不夠。張奶奶想,十幾歲的時候就看過媽媽做蜜餞,也學到了不少手藝,做出來的味道應該不會差,於是便開始了做蜜餞的歷程。

好的蜜餞從原料的挑選開始就特別要注意細節,哪個環節稍微不注意,做出來的蜜餞就不好吃了。張奶奶一開始做蜜餞,總是達不到理想效果,但也不想把“次品”賣給別人,只能倒了一桶又一桶。

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經歷了多次失敗,終於做出了色澤好看、晶瑩透亮,而且口感也非常好的蜜餞,種類也隨之多了起來,蘋果、桃子、李子、桔子、香櫞、菠蘿、辣椒、冬瓜、苦瓜、生薑……各有各的口感。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蜜餞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了張奶奶的想象,不僅本地人愛吃,遠道而來的遊客也會帶幾罐離開,賣得最好的時候一天賺了7000多塊錢。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有一段時間,生意實在是太好了,大半夜的還有人來家裡敲門,於是我就在門上貼了一張字條:'顧客同志們,謝謝你們了,晚上8點以後不要敲我們的門了,我們也要休息'。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外地遊客過來……”張奶奶回憶起這段往事,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人一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心裡要有把秤”

57歲開始做蜜餞,到現在已經是78歲高齡。儘管沒有繼續做蜜餞,但內心對這份工作的熱忱之心,一點兒沒少。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張奶奶說,賣蜜餞一直是和老伴分工合作,一個煮,一個賣,很是默契。後來老伴身體出現問題需要住院,為了能更好的照顧,張奶奶便決定不做蜜餞。

恰巧這個時候,有人願意出資50萬轉讓蜜餞技術,然而還是被張奶奶拒絕了,轉而把蜜餞製作配方無償送給了先鋒糕點廠,在之後的兩年還親自到廠裡指導工人。按張奶奶的話說,這些都是她一輩子的事業,已經有感情了,不想隨便就丟棄……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後記:

北京胡同裡的冰糖葫蘆味兒,酸甜誘人;烏魯木齊燻烤羊肉串的燒烤味,惹人嘴饞……尋覓城市獨有的味道,回味縈繞於心的情懷;那麼,用美食來定義麗江,會是什麼味道?我想,是甜蜜的。

納西蜜餞總是與喜氣、甜蜜聯繫在一起,帶給人甜蜜。就如張秀先奶奶所說,有人買了蜜餞在兒子結婚時擺一桌喜糖,等到孫子滿月客時依然可以把當年的蜜餞拿出來用,將這份甜蜜、幸福延續下去……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都說每座城市的性格,都被寫進了美食裡。從一道道美食就能感受得出這座城最基本的基因,麗江也是一樣。蜜餞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深受國內外友人的喜愛,也成了麗江的一張“美食名片”,或許這就是美食的魅力。

78歲的她,為麗江幾代人做過蜜餞,靠一雙手把生意做到了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