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每一次買藥都是生死抉擇

從6月30日開始,《我不是藥神》便成了網絡、朋友圈刷屏的存在,無數人都在安利這部影片,為它瘋狂打call。這部由文牧野執導,甯浩、徐崢監製,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李乃文等主演的影片在7月5日正式上映,首日票房破3億。

我不是藥神,每一次買藥都是生死抉擇

影片講述了一個困頓的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徐崢飾)人到中年,生活卻幾乎陷入絕境:妻子因家暴離婚,並且要帶兒子去國外;父親因血管瘤而臥病在醫院,急需巨資做手術;賴以為生的印度神油店生意蕭條,因無錢交租被房東強行鎖了門。走投無路的程勇最後答應了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王傳君飾)的請求,為其去印度走私便宜的印度版“格列寧”。程勇最終成了印度版“格列寧”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也因賣藥而接觸到了慢粒白血病患者這一群體,最後從一個最初只想賣藥賺錢的人變成了甘心賠錢賣藥救人的人。

影片收穫了無數觀眾的眼淚,“感人”“淚點爆發”“良心之作”“零差評電影”等溢美之詞紛紛送贈影片,而在哭過笑過之後,不少觀眾也難以理解,為什麼國家對於印度仿製藥的管控如此嚴格?

醫藥是極重要的行業,直接關係到公眾的生命健康,任何一個小問題,都有可能釀成嚴重的醫療事故,擾亂社會。藥品的特殊性,決定了世界各國都對藥品的質量進行了嚴格監管,為把藥品生產過程中不合格的危險降低到最小而制定了藥品的質量標準和生產標準,即GMP(全稱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中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201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版藥品GMP)歷經5年修訂、兩次公開徵求意見,於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在新版藥品GMP中,對於藥品生產的方方面面,包括廠房、地面、設備、人員、衛生、水、空氣、原輔料等有著極為嚴苛的規定。例如,對於廠房,第三十八條規定,“廠房的選址、設計、佈局、建造、改造和維護必須符合藥品生產要求,應當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汙染、交叉汙染、混淆和差錯,便於清潔、操作和維護。”第四十八條規定,“應當根據藥品品種、生產操作要求及外部環境狀況等配置空調淨化系統,使生產區有效通風,並有溫度、溼度控制和空氣淨化過濾,保證藥品的生產環境符合要求。”

對於特殊藥品的生產區,也有詳細的規定,例如:生產特殊性質的藥品,如高致敏性藥品(如青黴素類)或生物製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製備而成的藥品),必須採用專用和獨立的廠房、生產設施和設備;生產某些激素類、細胞毒性類、高活性化學藥品應當使用專用設施(如獨立的空氣淨化系統)和設備;特殊情況下,如採取特別防護措施並經過必要的驗證,上述藥品製劑則可通過階段性生產方式共用同一生產設施和設備。對於設施,也有相關規定,例如:生產設備不得對藥品質量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與藥品直接接觸的生產設備表面應當平整、光潔、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蝕,不得與藥品發生化學反應、吸附藥品或向藥品中釋放物質。此外,對於藥品生產所用的原輔料、與藥品直接接觸的包裝材料也有相應的質量標準。

之所以對藥品有著如此面面俱到的嚴苛規定,是因為在藥品生產中,任何一個方面不合格或者改變,都有可能改變藥品的質量或藥效。所以為了得到質量穩定、安全的藥品,必須對藥品的生產環境、原料、流程都進行標準化、精準化的操作。對於仿製藥而言,即使擁有與原研藥相同的有效成分,也有可能因為其他諸如環境、設備、工藝、運送等因素導致藥效變化。業內人士透露,藥品中即使只有0.001%的有害雜質都有可能導致強烈的不良反應甚至致死。新聞曾經報道過一個患有小細胞肺腺癌的病人服用印度版易瑞沙的故事,雖然作用明顯,病人能夠自由活動,但同樣副作用也顯而易見,“每天好像生活在另一個空間,腦子沒有意識,坐在哪兒都想睡覺。”

比起不同企業、不同環境下製作出的仿製藥的不確定及不安全性,更可怕的是“假藥”。印度是仿製藥品大國,也是“假藥”大國。選擇代購印度仿製藥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有醫院的專家曾經透露,有代購者為了維持代購的仿製藥“有效”的形象,避免失去顧客的信任,會在每3片藥裡放2片假藥, 1片真藥。有報道顯示,目前網上代購境外抗癌藥有一半以上被證實是假冒藥品。受到相關法律法規制約的印度合法仿製藥尚且有可能出現副作用,可想而知,不受任何藥品質量管理規定製約與監督的假藥,將會對患者造成多大損害。

藥品的質量關乎民生,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所以我國無論是對本國藥品還是進口藥品都有著極為嚴苛的管理規定。對於有著如此嚴格藥品質量規定的中國,無論是從保護外國藥品專利的角度,還是對於國外藥品安全性的考慮,都必然不會為印度仿製藥進入中國市場開一道口子,而是會大力打擊走私境外藥品的行為。

對於腫瘤患者而言,瞭解藥品生產、運輸、流通的相關情況至關重要。對於別人而言,這只是商品買賣中的普通一環,但對於腫瘤患者而言,任何一個環節上的改變,都關乎生與死。除了必須在藥物購買環節謹慎考慮,還必須在藥物使用階段得到專業指導,科學對待藥物不良反應,保證生命安全。

如今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赴港治療腫瘤,看中的正是香港與國際接軌的醫療技術與國際同步的抗癌新藥。通常國際新出現的抗癌藥物,香港也會很快上市,對於許多目前腫瘤治療方案無法控制病情的患者或者建議使用新藥但醫生無新藥處方權的患者來說,到香港醫療機構嘗試新的治療方案或者新的藥物,成為了新選擇。香港對處方藥的管理非常嚴格,必須患者本人憑香港醫師開具的處方親臨現場拿藥。許多內地腫瘤患者選擇了香港特區腫瘤中心進行腫瘤治療,由中心的腫瘤專家團隊或者通過跨境的臨床多學科會診MDT模式為患者定製腫瘤治療方案,為其開具處方拿藥,並全程指導用藥。患者表示,香港特區腫瘤中心在廣州、深圳設有分支機構,同時在抗癌助手APP上設有線上工作室,對於內地患者來說,減少了許多麻煩。赴港前的溝通以及看診後的後續病情管理,都可以通過內地分支機構或者線上進行溝通,再也不用擔心用藥後無人指導了。

為了讓更多的腫瘤患者獲得更專業的醫學建議,享受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案,香港特區腫瘤中心於即日起免費發佈100份價值3650元的“抗癌健康管家”服務,腫瘤患者可全年免費享受腫瘤健康諮詢服務(不含醫生面診費用及治療費用),限量100份,送完即止。

參與方式:

1、 患者只需要關注“港腫抗癌助手”微信公眾號(ID:anticancer-hk),後臺回覆關鍵詞“腫瘤管家”,即可報名參加。

2、 可以添加香港特區腫瘤中心醫學顧問微信號(gky18938092961)報名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