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管风琴”――火箭炮为啥叫“喀秋莎”呢?

“斯大林管风琴”――火箭炮为啥叫“喀秋莎”呢?

二战时期的火箭炮发射场景

1941年7月14日,入侵苏联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的前锋部队刚刚攻占了苏联的战略要地——奥尔沙。奥尔沙的火车站随后出现了一派繁忙景象,德军利用缴获的少量苏联宽轨列车,抓紧将后方的补给运到这个靠近前线的交通供应枢纽。下午2点30分,一阵出人意料的巨大咆哮声将正在忙碌的德军吓呆了,紧接着是一阵迅猛的密集炮火,把车站周围的德国人和他们运送物资的列车彻底炸上了天。而这阵猛烈的炮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10秒后,一切又归于死寂。幸存的德国人迷惑不解,是哪种火炮可以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倾泻出如此数量庞大的弹药?于是有关苏军使用新式火炮的报告被迅速向上呈报,但德军高层同样感到迷惑不解。直到莫斯科会战期间,德军第一次缴获了一种可以架设在卡车上的火箭发射器后,他们才初步了解了苏联的这种秘密武器。它就是火箭炮。

苏军的这种火箭炮,起初有7辆试生产型及3000发火箭弹配给到一个独立炮兵连,连长是36岁的伊万·费列洛夫大尉。经过一周多的应急训练后,全连已经熟练掌握了火箭炮的操作方法。由于高度保密,连炮兵连的人都不清楚这种火箭炮的正式名称。因为炮架上有着一个K字(生产者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的首字母),所以他们给它取了一个昵称——“喀秋莎”。这个名字后来流传甚广,几乎成为所有苏军战士对火箭炮的标准称谓。

“斯大林管风琴”――火箭炮为啥叫“喀秋莎”呢?

苏军正在装填火箭弹

苏联的火箭武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沙俄时代,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1941年6月30日,共产国际工厂开始量产BM-13“喀秋莎”式火箭炮。7月23日,首批量产的火箭炮顺利通过测试。从此,这一武器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装备部队。BM-13“喀秋莎”式火箭炮底盘的后部,安装有2个手动千斤顶。发射时,炮手要将其放下,以保证发射平台拥有足够的稳定性。发射装置位于驾驶室内,由炮长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电线实施连接,由连队统一发射。初期BM-13“喀秋莎”式火箭炮一般被编为独立迫击炮营或连(为了保密,并不使用火箭炮营一类的名字),主要用于填补阵地出现的缺口,防止敌人撕破防线。其用火力支援阵地,压制敌军,帮助步兵进行反击;堵不住则也可以利用良好的机动性迅速撤退。城市的攻坚战中发挥了极为巨大的威力。尤其是在柏林战役中,苏军几千门火箭炮齐发,将德军在柏林的外围阵地化为一片火海,拉开了这场大血战的序幕,震惊了世界。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BM-8系列,6800门BM-13系列和1800门BM-30系列火箭炮。其中3374门是安装在卡车上的。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苏军整个炮兵体系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斯大林管风琴”――火箭炮为啥叫“喀秋莎”呢?

火箭炮进击柏林

受到苏联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德等世界主要国家也都先后研发生产了自己的火箭炮,德国研发了150毫米、280毫米等口径的火箭弹。发展出SdKfz4型半履带式42毫米自行火箭炮;英、美两国则在M4A1“谢尔曼”式中型坦克上加装火箭发射架使其成为复合型武器,它们甚至在水陆吉普上也装上了火箭发射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发展出多种型号的火箭炮,到了现在,火箭炮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常规武器,可见“喀秋莎”的影响何其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