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成趋势

专家提醒:机遇与挑战并存

晨雾 / 转帖

大类招生成趋势

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高考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志愿填报也相当重要。今年北京高招志愿填报政策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据北京教育考试院消息,6月23日起,考生可开始查询高考成绩。而今年本科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专科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5日8时至7月26日20时。

大类招生要求较高

2017年,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众多高校同时推出大类招生改革。2018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采用大类招生方式或增加大类招生类别。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高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一年或者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学校要求、自身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

精华学校高考全日制校长赵宏凯表示,大类招生最主要的优势是降低了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专业选择延后,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此外,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通识教育,由对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拓展为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校培养交叉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赵宏凯同时指出,大类招生作为新生事物,考生仍需防范其风险。首先,大类招生目前还处在实践探索阶段,没有全面铺开,因此存在大学准备不完善、不系统的可能。第二,并非所有高校都实行大类招生,参与大类招生的高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实行大类招生。这就给考生选择志愿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三,大类招生带来的学习方式转换和学习环境适应问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些大类招生的高校为了适应大类培养的需要,打破了原来传统的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模式,改为以学生社区为主的书院式管理模式,这对于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学生有可能存在是否适应的问题。

三招解决填志愿难题

高招志愿填报对于每个高考考生来说都非常关键。在赵宏凯看来,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吃透相关政策,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和意向,科学、合理地选报志愿。对此,赵宏凯认为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从可靠渠道准确了解高校招生章程。他建议考生和家长从三个渠道查看高校招生章程:1、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2、目标高校招生网;3、省市教育考试研究院网站。

二、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看懂目标高校录取规则。《招生章程》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的文件,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所以必须认真阅读。通过章程可以了解到目标高校的层次类型、录取原则等,只有了解清楚相关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实现高考梦想。

三、填报高考志愿须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当包含两个方面:学涯规划和职业规划。学涯规划是指学生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兴趣特长,依据兴趣学习喜欢的专业,将现实环境和长远学习规划相结合,从而为职业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考生应结合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充分了解自身兴趣和特长、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全面有效搜集”。本报记者 余源

信息来源:2018-06-13 《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8-06/13/content_256071.htm

大类招生成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