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清晨六点钟,太谷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响彻全城的大喇叭让你不得不从朦胧的睡意中惊醒,太谷的一天开始了。

在晋商们叱咤风云的日子里,这里是首屈一指的金太谷。周边的祁县、平遥、榆次虽然也曾各领风骚,但究其历史地位,并不能与太谷相提并论。太谷是山西的第一个商区,早先较大的商铺都是从太谷创建而起的,他是全省的金融中心,太谷商号遍布全国,甚至远足到蒙古俄罗斯日本等地,涉及的行业更是从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到药材、布匹、票号、典当、客栈,几乎个个行当都能看到太谷商人的影子。衣锦还乡的大贾们也盖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大院豪宅,那时候的金太谷是何样锦绣风光!

光阴百年,风水轮流。历史资料尚在,影视剧里还在续写着太谷的传奇,可是在新一波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太谷却全然没有跟上步伐踩准节拍。眼看着那只是做些小买卖的平遥红红火火,一个乔家大院让银祁县也沾了点光,榆次古城也张灯结彩了。可太谷却悄无声息的沉默着,零落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古城虽然满目疮痍,没有粉刷没有修饰,没有旅游促销的手段,也没有纷至沓来的游客拜访。可是他仍然还存在着。"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无边寺白塔在夕阳里默默地守护着老城,可是寺墙的一侧却已经倒塌破落了。鼓楼仍然是传统城池的中心,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二层三重檐楼阁式木构建筑,十字交叉四个门洞,可通县城东西南北。古朴端庄落寞安宁,如这座城市的气质。可是红砖墙上又贴上了大幅红底黄字醒目标语,“走累了上来歇歇,口渴了这里品茶”,横批是“从此超然”。这说的是鼓楼呢,还是某个茶馆的广告?从此超然?是励志还是成佛?我没有摸清这路数,权且当他是民间乡土的幽默吧。

鼓楼两侧的老街就是曾经商号的聚集地,在黄昏微弱的阳光下更显得街道的冷清寂寥。走过街边破败的老房子,却惊讶的发现每一处都有一个商号遗址的标牌,但也就仅仅是一个标牌而已。无论曾经怎样辉煌响亮的字号,如今都一样只归于一小块四四方方白底黑字的归宿。破旧的房屋无人维修,有些曾经被挪为它用,但是挪用的单位最终也搬迁了,留下的空间只有等待废弃,偶尔还有一两间开着小买卖门脸度日。走进一家写着出售字样的大宅门,依稀看得出曾经空间的敞阔,可是门窗院落早已一败涂地,有谁能慧眼识珠重新把它翻修起来呢。房子虽然落魄,但根基还在,只是无人赏识,倘若也粉饰一新,也重新招商引资,重拾起古城商业街的繁荣,并不见得会输于祁县古城的热闹。难道平遥不也是从一片破旧零落中重新拼补装饰起来的?

可是,这样也好,至少还给了古城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如果说要把这里也装扮成榆次老城那样的恶俗面目,那我宁愿还是这样的破落下去吧。只是可惜了曾被拆毁的老城墙,还有今天这些已经濒临废弃的商号老房子,他们还能够保存多久?

古城的胡同内藏着孔家宅院,这可是山西最富四大家族之一民国的财政部长孔祥熙的宅子。从太谷宾馆的楼上能够看到这片区域的全貌,其实还依然存留着不少高门大户的院子,只是大多只留下一个气派犹存的大门楼,里面早已经破败不堪了。

曹家大院三多堂算是太谷唯一经过旅游包装的景点了,可是游客的数量远不能和乔家大院相提并论。电视剧《亮剑》里面,我就看中了楚云飞三五八团团部所在的那个院子了,尤其那个彩绘雕刻的歇山顶大门楼,记忆犹深,这一来,才知道就是曹家大院。除了建筑的恢宏,这里还额外设立了个珍宝馆,金火车头钟,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百寿大屏风,瓷器和明清家具,各类宝贝充斥着三层楼房的空间,倒也平添了几分热闹气。

没落中偷得的清静,不知道这样的太谷还可以持续多久?还可以不受干扰自行游走的街巷,还可以四处探索寻访惊喜的发现,还可以走近真实民居生活的空间,这样子的太谷其实才真是一块宝地。

音乐台的《民歌中国》里放着太谷秧歌,古朴敦厚率真天然,“家住在太谷城楼楼儿底。。。”,也许太谷人才不在乎什么中国华尔街,也不艳羡平遥祁县的风光,他们就还是这样自娱自乐的生活而已,就像那块横批,从此超然,就这样超然而去吧。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一座没落的北方小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