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京东拼购的崛起为大量中小品牌带来了希望

港媒:京东拼购的崛起为大量中小品牌带来了希望

京东618年中购物节历来备受瞩目,而近期崛起的京东拼购更是成为了这场狂欢大促的先锋领地,拼购自今年5月起开创性的推广了产地直供模式。

据香港商报报道,产地直供模式的推广,不但从源头生产方把控品质,更节约各种中间环节成本,榨干定价水分,直接将优惠的价格和有质量保障的商品一并展现。采购平台人员走进多个产业基地,对每一家拼购商家都要求亲自考察。从产品资质、售后保证等多方面评估、筛选,盘点。从源头保证商品品质,同时砍掉中间商的利润差价,做到“低价不低质”。

据悉,香港商报记者在618期间特地前往位于广州的京东拼购直供厂家维肯耳机厂进行了实地采访。维肯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伟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加京东拼购后,2018年5月销售额是4月份的近4倍,规模化、采购量增加,带来综合成本降低。拼购的社交属性,使产品广告费都降了不少。同时,工作人员收入更高,他们更有积极性、更稳定。可以看到,京东拼购已成为中小型商家强大的促销吸粉工具。

据2018年4月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中国拼购电商运营模式及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中国拼购电商用户规模增至2.11亿人,增长率为117.5%,预计2018年拼购电商用户规模超过3亿,拼购电商行业发展前景乐观。

在此背景下,京东拼购依托着京东平台的质量背书及微信、手Q两大社交流量入口优势快速崛起。据了解,京东拼购自上线以来,保持着月增幅高于30%的速度快速成长,很快就在拼购电商“纯低价”红海中杀出重围。

拼购目前覆盖了京东APP、京东微信购物、京东手Q购物、小程序、M站等6大无线场景。同时还不断向渠道端发力,通过产地直供模式,积极寻求与优质品牌厂家的直接合作。直供厂家在合作中能够获得品牌曝光、商品销售和店铺转化的大幅增长。有数据显示,在京东打造的每月一次的拼购节期间,一些腰部商家快速成长集中爆发,甚至5天就卖出一年的货。

在社交电商迅猛发展的同时,外资制造业正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劳动力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而中国制造业在此大环境下可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因此原有的中小型代工企业正面临产业升级和品牌打造的问题。

而像京东拼购这种社交电商的崛起与其厂家直供模式的开展,一方面帮助众多中国本土的中小型代工企业增加了订单量与收入,解决了工厂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拼购通过其社交属性,帮助商家打品牌、聚流量,提高了店铺的曝光度、知名度、顾客满意度,还省去了一大笔原本由商家自己承担的电商运营和营销成本。相应地,工厂也在提升商品品质性能上下功夫,如此才能保住京东拼购平台的商家资质,并保持自身商品品质及价格的竞争力。

除低价好货外,京东拼购持续致力于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和营销赋能。京东拼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拼购有多种社交玩法赋能商家,能帮助商家快速打造爆品,有效提升店铺流量和人气,大力度扶持商家实现高流量高转化效果。今年618玩法包括新人1元包邮拼、9.9元好货包邮拼,抢拼500万免单名额与1亿红包券发放,还有明星发红包,育儿、美妆、职场、运动户外等六大主题商品抢拼活动等,一系列玩法引爆了全民参与。

这些正是京东基于微信手Q社交网络打造的“三位一体”社交电商模式的一部分。将商品拼购信息通过导购内容、营销置于各大社交场景中,不仅实现了“货找人”,提升了消费者发现商品的效率,还将购物场景及商品以碎片化的方式推送至用户面前,进一步拉近了“人与货”的距离。

京东拼购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把海量流量通过社交电商赋能工具—— “社交魔方”分发给平台上品牌商。今年京东拼购618推出的“明星发红包”玩法,便是以裂变的形式和趣味化的内容将明星IP与品牌福利精准推向用户,让明星与普通大众展开线上互动。众多跨平台活动、创意互动营销玩法使用户、平台、品牌商都能参与其中,将拼购社交营销服务极限发挥,盘活品牌及平台资源,帮助商家品牌快速曝光,打通社交场景,揽获额外社交流量增量。真正实现了无界零售理念下的全平台打通与跨界互融,在助力社交电商发展的同时,更为参与拼购的品牌们带来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