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标自动化与贫富差距问题的探讨

今天突然想到的这个问题,发上来供大家讨论讨论,其实也是自己的美好愿景,不一定能实现,但是却可以作为个人奋斗的目标。思路没怎么整理,也是刚刚才想到的,所以写的很乱,大家将就着看一下

首先,有个假设:假设一个矿泉水产,有一个老板,500个员工。老板管理不干活,员工每天干活生产矿泉水。

现,老板购得一台流水线生产矿泉水,假设价格50W,生产力顶替了500个员工。

此时,出现的结果:老板一人挣了自己那份+499个员工 的工资(假设一条流水线需要一个工人看着)

499个员工失业,工资为0,劳动力过剩,贫富差距大。

关于非标自动化与贫富差距问题的探讨

接下来,另一个事件:某公司生产出一台5W左右的小型流水线,生产能力顶替了4个员工。

此时,出现的结果:其他员工逐渐有能力购买5W的设备(可以是个人购买,可以是多人合作购买),顶替了自己的原劳动力,导致的结果是,工人原手工劳动时,累死累活一天得到的工资,此时看管流水线一天所获收益大致相同或更多。工作轻松,技术含量低,工作稳定,不容易损害身体。老板因市场竞争,不得不成为员工,自己生产矿泉水,所获收益也变成几个员工收益,此时,劳动力不过剩,人人有活干,贫富差距小。

关于非标自动化与贫富差距问题的探讨

从市场平衡的角度来说,原一个家庭3个人在工厂打工,每人月均3000,此时投资了5W,购买设备,顶替了4个人的劳动力,每人月均变为4000,出去投资成本和维修等,最后也是每人月均3000

那么这样,人不累了,贫富差距不大了,工作简单了,业余生活也可以更丰富了(假设原本3人工作一天,现在三人轮流值班3天,相当于3天内每人有2天的自由时间)

这么想是很理想,我现在想知道,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什么?

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如果讨论结果好的话,我希望我国的自动化流水线最终的发展结果是这样,而不是越来越大型,生产力越来越大的机器!

就如同电脑一样,将流水线走进平常百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