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亂應無初去貌:唐代和親公主

說起和親公主,一般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會是太宗時期的文成公主,至多還有中宗時期的金城公主。至今這兩位公主還經常以“民族團結先進工作者”的身份不時出現在各類銀幕或者舞臺上。

其實在唐代從事和親工作的這類公主前後共有15名之多,而且其中差不多都不是正牌公主,或者說根本不是皇帝家的親生閨女,而是從各個親戚那裡臨時找來的遠房女孩子,安一個公主的名分就給嫁了過去,甚至還有像將領僕固懷恩的女兒都被當作公主前去完成和親任務。

說起來也不奇怪,哪個親生父母捨得自己家的孩子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武則天的時候吐蕃贊普過來提親,指名道姓要太平公主,嚇得女皇帝趕緊把小太平給藏起來,跟人家說太平已經出家當道姑去了,您來晚了。

但是自從安史之亂後,隨著回紇出兵協助唐皇室收復兩京、功勞卓著,再和親就不好意思拿別人家的孩子去冒充公主了,所以在8、9世紀之間,與回紇(後改名回鶻)的和親中就連續出現了幾位正牌公主。

離亂應無初去貌:唐代和親公主

和親當然是件苦差事,除了吃不慣穿不慣住不慣之外,對於漢地公主來說,最不習慣的肯定還是草原上的“收繼婚制度”,也就是可汗老公死了以後,還得繼續嫁給新的可汗(當然這個可汗一般都是公主前夫跟別的女人生的孩子)。

草原上政權不穩定,可汗死得快換得頻繁,所以一個公主常常要嫁給好幾任可汗老公,這對於打小浸潤在儒家倫理之內的漢地公主,接受起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貞元四年(788年)唐德宗李適把自己的八女兒鹹安公主嫁給了回紇武義成功可汗,一年以後成功可汗死了,鹹安公主又下嫁成功可汗的兒子忠貞可汗,結果三個月以後忠貞可汗被人謀殺了,鹹安公主又再下嫁忠貞可汗的兒子、15歲的奉誠可汗,到了貞元十一年(795年)奉誠可汗又死了,鹹安公主只能又嫁給了新的懷信可汗。短短八年時間,老公換了四個。

如果說鹹安公主遭遇夠倒黴的話,那麼她的侄孫女太和公主就更加悲情,太和公主是憲宗的女兒、穆宗的妹妹、敬宗文宗武宗的姑姑。元和末年回鶻“屢請尚公主”,有關部門預算了一下如果嫁公主過去,光置辦陪嫁就得花費近五百萬緡,當時憲宗正致力於討伐藩鎮,手頭不寬裕,把這個事情給拖了下來。

很快憲宗就死了,穆宗即位,回鶻又來提親,穆宗將妹妹太和公主許配給了回鶻新任可汗崇德可汗。長慶元年(821年)五月,回鶻派遣了多達兩千多人的龐大迎親團前來迎娶太和公主,孃家這邊穆宗也親自把妹妹送到通化門,“群臣班辭於道”文武百官列隊歡送,場面很是壯觀。

到了大漠回鶻牙帳,小公主(穆宗即位的時候26歲,他妹妹太和公主應該只有10幾歲)成了可汗的新媳婦,在完成護送任務後,使團團長金吾衛大將軍胡證等人即將離開回鶻歸國之前,太和公主“宴之帳中,流連號啼者竟日”,從此太和公主就孤孤單單留在漠北。

接下來這十幾年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皇帝換得令人眼花繚亂,而回鶻那邊也是一個樣,長慶四年(824年)太和公主的老公崇德可汗就病逝,弟弟昭禮可汗即位,太和六年(832年)昭禮可汗又被部下謀殺,侄子彰信可汗即位,開成四年(839年)宰相掘羅勿引西突厥沙陀部造反,彰信可汗兵敗自殺,掘羅勿自己當上了可汗。

開成五年(840年)回鶻將軍句錄莫賀引黠戛斯部落十萬人馬攻回鶻掘羅勿,黠戛斯大獲全勝“焚其(回鶻)牙帳蕩盡,回鶻諸部逃散”,一支奔葛邏祿,一支奔吐蕃,一支奔安西,雄霸草原百餘年的強悍回鶻帝國至此分崩離析。

離亂應無初去貌:唐代和親公主

而其中一支,在可汗弟弟嗢(wà)沒斯等人率領之下,“抵天德塞下,就雜虜貿易穀食,且求內附”。到了當年十月,天德軍節度使溫德彝向朝廷緊急彙報,說“回鶻潰兵侵逼西城,亙六十里,不見其後,邊人以為回鶻猥至,恐懼不安”,浩浩蕩蕩數十萬的回鶻難民如今來到了大唐邊境,如何處置,朝廷內也是意見不一。

會昌元年(841年)二月,盤踞在北方邊境上的回鶻十三部立昭禮可汗的弟弟烏希特勒為烏介可汗。八月,天德軍節度使田牟和監軍韋仲平立功心切,向朝廷奏稱,要主動出兵去剿滅烏介可汗和嗢沒斯,以解除邊境壓力。

武宗令眾臣會商,大部分官員都支持田牟的主張,認為應該趁回鶻之危徹底打擊,最後武宗要李德裕發表看法,李德裕則認為“窮鳥入懷,猶當活之”,受傷的鳥飛到人懷裡來了,還要想辦法去救活呢,何況回鶻屢建大功,是大唐長期的戰略盟友,如今落難怎能背後捅刀,然而更重要的是,天德城“兵才千餘,若戰不利,城必陷矣”,田牟邀功生事,以為落難的回鶻是軟柿子,但是其實雙方兵力懸殊,一旦戰役失敗天德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武宗又問,嗢沒斯要投降,你能不能保證他們是真心的。李德裕回答“朝中之人,臣不敢保,況敢保數千裡外戎狄之心乎?”朝裡這些人忠不忠心我都不敢打包票,何況是數千裡之外的戎狄。

但是也不能把他們就當成是潛在的威脅,對於洶湧而至的難民潮還是採取保守的對策,要給他們提供糧食讓他們吃飽,一則這是人道主義顯示我們是負責任的大國,二則他們吃不飽的話肯定會武裝搶劫,很容易引起邊境上的衝突,事態一旦擴大就麻煩了。本來有心主動出擊的武宗最終還是聽信了李德裕的主張,緊急籌集了數萬斛的糧食,運往邊境救濟回鶻難民。

這個時候包括武宗在內可能大多數人都忘記了那位身在回鶻的太和公主,還是李德裕考慮問題周到,十一月上奏“今回鶻破亡,太和公主未知所在”,我們還是應該趕緊派人去打聽公主的下落,要不然人家會認為大唐對自己的公主一點都不在意,這就很容易被人所看輕,以後我們的公主就不值錢了。

很快情報部門得到消息太和公主如今落到了黠戛斯手裡,唐方面立刻派人聯絡要求黠戛斯趕緊把公主送回來。黠戛斯倒是很配合,他們說他們黠戛斯是漢代時候李陵的後代,所以和李家五百年前是一家,公主當然得送回去。結果黠戛斯護送公主的隊伍走到一半,遇到烏介可汗的襲擊大敗而去,太和公主又落到了回鶻烏介可汗手裡。

離亂應無初去貌:唐代和親公主

有了公主這張牌,烏介可汗認為自己就有了和大唐方面談判的籌碼,好的方面看按老規矩他是新的可汗了,那麼公主又成了他的可敦(皇后),這樣他就是大唐的女婿,有這層關係老丈人家怎能視女婿危難而不顧呢,壞的方面看要是唐方面不救助自己的話,公主就成為進行要挾訛詐的最好工具。儘管這時烏介“眾雖衰減”,但是畢竟還有十萬人馬,又得到太和公主,烏介相信自己可以給唐政府更大的壓力。

會昌二年(842年)五月,烏介遣使來到長安,提出“借兵助復國,又借天德城”,就是一定要求在邊境上得到一座城池作為穩固的根據地。在李德裕看來,救濟糧食當然可以但是讓出城池則是萬萬不可。

在給回鶻宰相頡幹迦斯的回信當中,李德裕嚴厲指出,烏介必須親自來長安覲見,必須速速歸還太和公主,如果態度誠懇還可以考慮怎麼救你們,你們現在一副落敗的樣子,還要要挾天朝給你們割地救濟糧食,“蔑棄仁義,逞志中華,天地神祇豈容如此?”

同時,李德裕還受武宗委託,以武宗的口氣給太和公主寫了一封信,信裡說先朝把你嫁過去就是要你做兩國之間的友好橋樑的,現在兩國關係惡化,你難道沒有責任嗎?你難道不害怕高祖、太宗在天上責罵你嗎,回鶻要入侵我們的邊城,你難道忘了太皇太后(郭貴妃)的慈愛嗎?你作為回鶻的國母,當然可以指揮得了回鶻人,要是再這樣下去,兩國交惡,那就不能再承認這層關係了,也不能再以姑姑你為藉口了!已經被迫改嫁了好幾個老公的太和公主,還反過來被孃家侄子給訓了一頓,的確夠可憐,當然武宗也派人送了幾件冬衣給太和公主。

會昌三年(843年)烏介可汗決定入侵邊境,強行奪取振武軍地盤,但是李德裕已經做好了防範的準備,早就調愛將劉沔(miǎn)擔任河東節度使,駐守雁門關隨時反擊。

正月,劉沔遣麟州刺史石雄率三千騎作為先鋒奇襲烏介牙帳,劉沔帶大軍隨後而來。石雄的三千人馬到達振武軍後,經過仔細偵查,發現在回鶻軍營中有一處帳篷內外進進出出的保安人員“衣朱碧,類華人”,穿著紅綠相間的衣服,長相也類似漢人,再派偵查員過去打探,終於確定這就是太和公主的營帳。

在做好一切準備之後,一天夜裡,石雄帶領將士突然發動進攻,直闖烏介營帳,“可汗大驚,不知所為,棄輜重走”,回鶻全軍潰散,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邊境危機終於得以全面解決。

離亂應無初去貌:唐代和親公主

太和公主最終也被石雄成功解救,迅速護送回長安。三月二十五日,闊別長安二十二年的公主回到了久別的家鄉,唐武宗以盛大禮儀迎接,400神策軍和太常儀仗隊出城恭候,宰相以下文武百官在章京寺前列隊歡迎,場面如同當年離開之時一樣熱烈壯觀,只是去的時候還是天真爛漫的黃毛丫頭,回來卻已是歷盡滄桑吃足苦頭的疲憊婦人。

更令人傷感的是,當年和公主一起玩耍的姐妹們,這些年依舊在長安養尊處優,如今看著太和的迴歸非但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還將太和視作是落難逃回孃家的可憐寡婦,甚至認為太和應該為回鶻的入侵負責。

陽安長公主、宣城公主等七位公主擅自缺席了當天的歡迎儀式,武宗分別處罰了這些公主絹300匹到100匹不等,以示警戒。顛沛流離飽受驚嚇的太和公主在回到長安後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年僅40歲左右。

李頻有詩《太和公主還宮》:天驕發使犯邊塵,漢將推功遂奪親。離亂應無初去貌,死生難有卻回身。禁花半老曾攀樹,宮女多非舊識人。重上鳳樓追故事,幾多愁思向青春。

歷史不應該只記住文成、金城,歷史還有鹹安還有太和,以及她們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