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我军的穿甲燃烧弹为何不能引燃越军的“草棚”?

上世纪七十年,由于中苏交恶,越南选边站队,把我军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为此不断在边境地区进行战争准备,构筑了大量的永备工事、坑道、碉堡、土木结构掩体、堑壕等。战争打响后,越军的这些准备,给我军的进攻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中越战争:我军的穿甲燃烧弹为何不能引燃越军的“草棚”?

为了对付越军精心修建的”壳“我军采用了多种方法,比如大炮轰、直瞄火器打、喷火器烧、炸药包炸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其中有一种方法却以失败告终。

中越战争:我军的穿甲燃烧弹为何不能引燃越军的“草棚”?

越军的构筑的各种工事中,有一种土木结构的掩蔽部,往往上面还覆盖一些枯草和浮土,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为了摧毁这种随处可见的掩蔽部,战前有部队下发了一种56式7.62毫米穿甲燃烧弹。目的是为远距离引燃越军的”草棚“,以达到杀伤敌人。

中越战争:我军的穿甲燃烧弹为何不能引燃越军的“草棚”?

此种方法优点非常明显,首先,射击距离要远远超过40火箭筒和82无后坐力炮,其次,不论携带还是发射都非常方便,无需增强负重。然而,当战士们将穿甲燃烧弹装进半自动步枪进掩蔽部射击时,却发现,并没有引燃上面覆盖的枯草,以及木结构,此种方法无效。

中越战争:我军的穿甲燃烧弹为何不能引燃越军的“草棚”?

那么,”高大上“的7.62毫米穿甲燃烧弹为何不能引燃枯草呢?这就要从这种子弹的原理说起。

穿甲燃烧弹,是由穿甲弹改进而来。穿甲弹的弹芯材质不是普通的普通钢芯弹中的中碳钢,而是经过淬火的硬化钢弹芯甚至钨弹芯,”身子骨“比普通弹更硬。穿甲燃烧弹,就是在弹芯和弹头被甲之间空隙里装填了少量燃烧剂,撞击目标时钢芯挤压燃烧剂发火,达到引燃目标的作用。

中越战争:我军的穿甲燃烧弹为何不能引燃越军的“草棚”?

纯粹的穿甲弹很少,因为它只能在钢板上打一个洞,对目标毁伤效果非常差,所以大部分穿甲弹都带有其它功能,在弹头内填入燃烧剂就是穿甲燃烧弹,填炸药就是穿甲爆炸燃烧弹。

我军56式穿甲燃烧弹,采用将燃烧剂填装在弹芯后面的设计,再用一个铅盂压住。当子弹撞击目标后,前端的钢芯击穿装甲,在撞击瞬间铅盂向前冲,装在铅盂和钢芯尾部之间的燃烧刘的穿甲燃烧剂被挤压发火燃烧。

中越战争:我军的穿甲燃烧弹为何不能引燃越军的“草棚”?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穿甲燃烧弹是靠撞击硬目标时对燃烧剂的强力挤压摩擦发火的,当射击软目标时,撞击力没有那么强,燃烧剂就可能点不燃。所以,1979年对越作战时,我军战士用7.62毫米穿甲燃烧弹对着敌人土木结掩蔽部连续射击,结果都没能点燃上面的枯草和木结构。就是因为子弹击中的是松软的枯草或浮土,撞击力不够,自然无法引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