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們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將由誰來解決?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實施快遞“向下、向西、向外”工程,完善農村、西部地區服務網絡,打造“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渠道,下沉帶動農村消費。從《意見》中我們不難發現,國家正在從中央層面加強對農村快遞業發展的推動。

巨頭們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將由誰來解決?

全國範圍地建制村都已經通了水泥公路,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些建制村全面實現“快遞進村”卻仍然困難重重。一方面,農村快遞收發業務量受限、地域分散;另一方面,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的派送力量仍在抽籤等待菩薩降世。

巨頭們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將由誰來解決?

如阿里巴巴集團計劃未來3-5年內投資100億建立服務農村的電商體系,京東集團也計劃搭建農村的物流和村民代理體系;無論是京東快遞還是阿里菜鳥,都存在一個現實情況那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天天喊著要進村,實際上再等上個三、五年時間都不一定搞得定。

巨頭們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將由誰來解決?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一夜之間承包某個鄉鎮的快遞進村業務,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鎮廣而告之,並且規範經營。那麼,各家快遞公司會把“最後一公里”業務給我做麼?我的盈利點在哪兒?我如果做得不順利,會以怎麼樣的方式倒閉?如果做得很順利,其他的快遞會不會加快“最後一公里”的步伐?

巨頭們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將由誰來解決?

大家都知道,現如今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都開始合作“鐵塔公司”,把網絡的硬件架構等三方重疊的業務獨立開來交給第三方去完成。

巨頭們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將由誰來解決?

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是否也值得借鑑這一理念呢?那麼問題來了,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將由誰來主導呢?原生態的“我”的方案,還是阿里、京東、郵政等巨頭佈局,又或者是“三通一達”外加順豐等快遞公司形成共識組建“進村公司”的形式開始呢?

巨頭們往往雷聲大雨點小,農村快遞“最後一公里”將由誰來解決?

誰的快遞到了

如果巨頭們已經無暇顧及農村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那麼個人認為,“我”這樣的方案或許真的能夠一炮而紅並且一炮而成!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呢?一旦小打小鬧地堅持下來,盈利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