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称“菜篮公”,活了443年,历经三朝不死,去世后建庙纪念

此人活了四个半世纪,有人对其长寿秘诀很疑惑,死时只有10斤重

长寿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清末民初的李庆生,就是众人皆知的长寿老者。他是中医药学者,在养生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之人,他的名字叫陈俊。

此人被称“菜篮公”,活了443年,历经三朝不死,去世后建庙纪念

历史中有记载,此人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永泰县志》明确说过,此人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总共历经三个朝代,古今中外能够有这么长寿命的人那真是罕见。

史料记载的原话是这样说的:陈俊,字克明,福建永嘉山区汤泉村人,生于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死于元朝泰定甲子年,终年443岁。这让很多人对他的事迹都非常感兴趣。此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有如此长寿的秘诀,这些很多人都非常疑惑,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此人被称“菜篮公”,活了443年,历经三朝不死,去世后建庙纪念

陈俊几代行医,而且对中医颇有研究,看来医生对养生这门学问还是深有研究的,正所谓知道养生的奥妙,必然在生活中多加注意。相对来说,懂得养生之人要比一般人更容易健康长寿。

据说陈俊走南闯北给人看病,到了汤泉村,看到此地山清水秀,非常适宜人居住,于是就留了下来,准备在这里颐养天年。由于他为人十分善良,而且经常给乡里的人免费看病,慢慢的人们对他也非常敬重。随着时间的流逝,陈俊的年龄也越来越大,虽然此人长寿,但毕竟是正常的人类,他的身体器官随着年龄的增大在逐渐的萎缩退化,肌体萎缩的也越来越小了。

此人被称“菜篮公”,活了443年,历经三朝不死,去世后建庙纪念

活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候,他的后代子女逐渐的老去,身边的亲人也越来越少,而且陈俊此人生活自由自在,年轻力壮之时就喜欢到处游山玩水,所以他也不想留在子孙后代身边颐养天年,于是在各处游览。

当他活到400多岁的时候,他的身体重量只剩下不到10斤,骨瘦如柴。他短小而精悍的身体,让其行动变得非常不方便,但是很少生病。在平日的生活里,他的作息和饮食上的规律化,使他变得精气神特别好。年轻时候对待乡里人为人仗义,晚年之时,乡里的很多人就轮流赡养陈俊,他们编制了一个很大的菜篮子,当他们出去干农活的时候,就把陈俊放在篮子里,在田地里与他聊天,就这样说说笑笑,谁都感觉不寂寞了。正因为这样,人们也送他一个外号“菜篮公”。

此人被称“菜篮公”,活了443年,历经三朝不死,去世后建庙纪念

老人和孩子们都喜欢过来看他,他也经常人们一起聊天,饿了的时候,人们就像喂小孩儿一样,以人乳为食物,给陈俊喂奶。

其实要说到陈俊的生活习惯,有一点不得不提。他生活的乡里,有一眼非常好的温泉,水温最高温度可达七十三度,如果把一只刚杀的鸡放入温泉中拿出来,只要拿手一拨,鸡毛就会掉的一干二净。而陈俊基本上每天都会泡一泡这里的温泉水,这也许和他的长寿密不可分。

此人被称“菜篮公”,活了443年,历经三朝不死,去世后建庙纪念

最终陈俊是怎么死的,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个小鬼,有一次把生死簿上的细绳弄断了,生怕被惩罚,就撕下了一张纸捻成了细绳,而这张纸就是陈俊的生死表,所以生死簿上没了陈俊的名字,他自然就可以一直长寿的活着。后来这件事情被发现后,为了能找出这个“漏死”之人,就派出两个小鬼,到温泉边洗“黑炭”,菜篮公看到此景后,过去询问,你们在干什么?然后两个小鬼回答:“我们在把黑炭洗白。”说完菜篮公哈哈大笑,说了一句:“我陈俊活了443年,还没见过把黑炭能洗成白炭的。”当天中午,陈俊就去世了。

此人被称“菜篮公”,活了443年,历经三朝不死,去世后建庙纪念

虽然是传说,这也是人们对陈俊长寿的一种解释。后来人们将陈俊的遗骨安放在汤泉庙中,作为纪念,专门祭祀他,他也被人们称为“小彭祖”。他的长寿事迹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