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太后輔佐三朝,勞苦功高,爲何去世後卻沒能與皇太極合葬

孝莊太后,原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出生於蒙古科爾沁貴族世家。13歲嫁給皇太極為妻,被封為莊妃。後被康熙追尊為“孝莊文皇后”。

孝莊歷經三朝,盡心輔佐皇太極、順治、康熙三位皇帝。她一生都在竭盡所能地做好女人的三個角色:妻子、母親、祖母。她為清王朝皇權的平穩交接,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維護清朝社會的長治久安,嘔心瀝血。孝莊不愧為萬千皇后的楷模,母儀天下的典範。

孝莊太后輔佐三朝,勞苦功高,為何去世後卻沒能與皇太極合葬

(孝莊劇照)

順治曾贊其母:“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

康熙也對其祖母給予盛讚:“憶自弱齡,早央怙持,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那麼,為什麼這樣一位青史留名的皇后,死後沒有和皇太極合葬呢?

第一,孝莊是皇太極的賢內助,但她卻不是皇太極的最愛。

孝莊嫁給皇太極,很大原因是政治需要。

《清檔案》中記載:“天聰八年,科爾沁部烏克善洪臺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

當年後金為拉攏蒙古族,特別是科爾沁部落,通常都會採取聯姻的方式,以確保蒙滿同盟,不至於內鬥。孝莊的姐姐孝端皇后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嫁給皇太極的。

所以,皇太極和孝莊談不上有多少真情,只是政治需要而已。

皇太極真正愛的人是宸妃。

宸妃就是海蘭珠。在26歲時嫁給皇太極,兩人一見傾心,形影不離。皇太極親自為海蘭珠的寢宮題名“關雎宮”,封為四妃之首。

孝莊太后輔佐三朝,勞苦功高,為何去世後卻沒能與皇太極合葬

(皇太極與海蘭珠)

不久,海蘭珠在皇太極的專寵下,生下了一個皇子。皇太極大喜過望,召群臣宴舞,大赦天下。

只不過這個皇子早夭,讓皇太極想傳位於他的願望落空。

海蘭珠因此倍受打擊,痛不欲生,終至積鬱成疾,於崇德六年去世。

皇太極大悲,為海蘭珠舉行了國葬。詔令舉國禁歌舞,罷朝數日。並親自為海蘭珠撰寫祭文:“朕自遇爾,厚加眷愛。正欲同享富貴,不意天奪之速,中道仳離。朕念生前眷愛,雖沒不忘,追思感嘆,是以備陳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諷誦經文,願爾早生福地。”

兩年後,皇太極因太過思念海蘭珠,無疾而終。

第二,孝莊留有遺訓。

孝莊彌留之際,曾對康熙說:“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放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安厝,則我心無憾矣。”

皇太極雖然不愛孝莊,但孝莊至死都在為皇太極著想。她不想因自己的後事驚擾皇太極,只想一如當年,在他的背後默默地支持和奉獻。

孝莊太后輔佐三朝,勞苦功高,為何去世後卻沒能與皇太極合葬

(孝莊陵)

因此,孝順的康熙最終將皇祖母葬在了遵化清東陵,和皇太極遙遙相望。

第三,孝莊非正宮皇后。

皇太極的正宮皇后是孝端,也就是孝莊的姑姑博爾濟吉特•哲哲。孝莊當時只是被皇太極封為莊妃,皇后之名是康熙為孝莊追尊的。按清朝慣例,非正宮皇后,如果要與皇帝合葬,需皇帝下詔認可。孝莊去世時,皇太極已駕崩多年,自然無法和皇太極合葬。

第四,孝莊曾下嫁多爾袞。

這個說法只是一種傳說。

皇太極死後,6歲的福臨被諸王推舉即位,多爾袞輔政,帝弱臣強。

在這種情況下,孝莊為確保福臨皇位安穩,必須全面倚仗多爾袞,諸事都要和多爾袞商議。彼此接觸次數較多,相處時間較長,難免引人非議。甚至傳言孝莊已下嫁多爾袞。

但關於孝莊下嫁多爾袞,只存在野史和傳說中,並無實據。

孝莊最終雖沒能和皇太極合葬,但還是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入了皇陵,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孝莊下嫁多爾袞的傳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