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錦之戰發生在大明巔峰時期,結果如何?皇太極:逃命要緊

正當李自成在潼關之戰中即將被徹底消滅時,關外滿清十餘萬大軍圍攻錦州,遼東告急。為此,崇禎皇帝下令洪承疇統帥吳三桂、白廣恩、唐通、王樸、楊國柱、曹變蛟、馬科、王廷臣等八總兵,步騎十三萬,出關迎戰清軍,意圖解除錦州之圍,穩住寧錦防線。大軍出關後,連連告捷,清軍死傷慘重,多爾袞不斷後撤。很遺憾,受眾多因素影響,明軍與勝利擦肩而過,錦州失陷,祖大壽、洪承疇投降,歷時兩年的松錦之戰落下了帷幕。

如果仔細研究此次大戰之經過,明軍在兵力佔優勢之情況下,本有很大機會贏得最終勝利。但是,崇禎催戰,主帥動搖,官兵畏戰,以致形勢逆轉,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大明再也無力對清軍發起主動進攻。那麼,如果“松錦大戰”爆發在明朝的巔峰時期,結果會何如呢?要知道,當時也是清軍戰鬥力最強之時。筆者看來,女真會被打得很慘,皇太極會選擇逃跑,到山林裡打獵。注:朱元璋、朱棣在位時,大明最牛。


松錦之戰發生在大明巔峰時期,結果如何?皇太極:逃命要緊

其一、明初軍隊戰鬥力強大,橫掃蒙古、女真不在話下。在歷時兩年多的松錦之戰中,前期明軍勝利,步步推進,多爾袞、濟爾哈朗、多鐸等不斷後撤。不過,有意思的是,清軍每次撤退之後,都能安心紮營,而絲毫不怕被明軍偷襲。當時的史料記載:“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可以說,清軍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強大,也不是所謂的“滿萬不可敵”。當時,明軍的主要突擊力量是依靠炮兵,但炮兵的推進必須得到步兵與騎兵的掩護,否則就是找死。如果單純依靠炮兵,不可能取得勝利,因為無法追擊,所以洪承疇的策略是步步為營,慢慢收拾清軍,可惜崇禎一味催戰,壞了大事。

明朝初年,軍隊戰鬥力相當強大,從收拾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再到北伐中原,屢次出征漠北,大明的軍隊戰無不勝。如果“松錦之戰”爆發於此時,不會出現清軍撤退時還能安心紮營之現象,因為明軍會直接展開追擊,而且是用騎兵追擊。如此一來,皇太極還沒來得及從瀋陽趕到戰場,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估計就被活捉了。等到皇太極拖著大病之身趕到前線時,明軍也會直接迎戰,把清朝皇帝也抓住。當然,皇太極可能聞風而逃,不與明軍交戰,畢竟已成孤軍,無異於自投羅網。明軍獲勝後,自然會乘勝追擊,能否活捉皇太極,就看誰的速度快了。


松錦之戰發生在大明巔峰時期,結果如何?皇太極:逃命要緊

其二、名將眾多,實力碾壓清軍陣營。拋開軍隊的戰鬥力不談,松錦大戰時,雙方在將領這一塊,還是清軍佔有優勢。多爾袞、豪格、多鐸、阿濟格等清將在總體實力上要強於洪承疇領導的八位總兵。當時,除曹變蛟外,其餘人等幾乎不敢和清軍血戰,否則突襲皇太極大營早就成功了。不過,明朝初年名將眾多,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的有徐達、馮勝、傅友德,敢於衝鋒陷陣的有常遇春,善於使用火器的有沐英,善於長途奔襲的有李文忠、藍玉等,善於利用水師的則是朱亮祖和廖永忠等。可以說,明初戰將陣容堪稱豪華,縱觀他們的戰績以及所遇到的對手,多爾袞等人難以望其項背。如果由徐達來指揮松錦作戰,常遇春充當前鋒大將,勝利幾乎沒有懸念。


松錦之戰發生在大明巔峰時期,結果如何?皇太極:逃命要緊

其三、財政充足,可以打持久戰。若用一個字來總結大明失敗的原因,估計就是“錢”,也就是財政。就拿“松錦會戰”來說,如果有充足的糧餉,崇禎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催促洪承疇出去與清軍決戰的。如此一來,洪承疇就可以實施他集中兵力,步步為營,再依託錦州城池擊敗清軍的戰略計劃了。洪承疇前期勝利靠的就是這一招,只要部隊不冒進,火器兵、步兵、車兵、騎兵相互配合,一步一步推進,清軍必定吃不消。不過,明軍糧餉不多,十幾萬大軍消耗過大,以致崇禎只能催戰,結果慘敗。若是在明朝初年,軍餉供應幾乎不成問題,且不說國家財政狀況如何,就憑當時運行良好的衛所制度(兵農合一),便足以給前線部隊供應糧餉。所以,即便是打持久戰,讓洪承疇指揮,明朝都能耗死清軍。


松錦之戰發生在大明巔峰時期,結果如何?皇太極:逃命要緊

總而言之,松錦之戰若是發生在明朝初年,勝利幾乎沒有懸念,碾壓清軍。崇禎若想贏得勝利,在軍隊野戰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只能步步為營,為此便需要充足的糧餉供應。所以,明亡不能全歸罪於崇禎,而是亡於“財政”。那麼,為何當時大明會沒錢呢?這問題更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