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個月,安徽宿松拆除圍攔網73萬畝,6000多名漁民洗腳上岸

不到两个月,安徽宿松拆除围拦网73万亩,6000多名渔民洗脚上岸

宿松華陽河湖群由龍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等共同構成,四大湖泊水面總面積約77.65萬畝,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四大湖泊實行圍攔網養殖,經過近30年的發展,養殖規模、集中程度較高,導致湖泊水流速度變慢、湖水自淨能力下降、水質逐漸退化。華陽河湖群緊貼長江,湖水與江水相通,兩者之間由楊灣閘、華陽閘連接,水質、水生生物一損俱損。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省委第二巡視組對宿松縣湖泊圍攔網養殖情況進行反饋後,2017年11月26日,宿松縣召開了全縣動員大會,吹響了圍攔網拆除工作的集結號,一場轟轟烈烈的湖泊拆圍行動在全縣拉開。

不到兩個月,宿松縣湖泊圍攔網養殖拆除工作已按中央環保督查組和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的要求全面完成了整改工作任務。目前,全縣累計拆除湖泊圍攔面積73.118萬畝,拆除圍攔網長度90萬平方米,清理散拼1930擔,完成圍攔網拆除驗收企業110家。1530戶6000多專業漁民也“洗腳上岸”,開始新的生活。

宿松華陽河湖群由龍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等共同構成,四大湖泊水面總面積約77.65萬畝,涉及宿松縣10個鄉鎮,直接涉湖60個行政村、800個村民組、約18萬人口。

上世紀90年代以前,宿松縣湖泊水面為原生態,無人為養殖,沿湖漁民散捕散撈。1992年第一輪水面改革後,湖泊水面由沿湖鄉鎮村組就近分割承包養殖大閘蟹。2003年第二輪水面改革時,宿松縣政府收回水面使用權,統一對外有償承包使用,各養殖企業先後從以養殖大閘蟹為主轉變到“人放天養”的多魚種混養的粗放型養殖。截至2017年,宿松縣湖泊圍攔網養殖面積達到73.118萬畝、佔全縣湖泊總面積的94%以上,為全市、全省之最。

四大湖泊實行圍攔網養殖,經過近30年的發展,養殖規模、集中程度較高,導致湖泊水流速度變慢、湖水自淨能力下降、水質逐漸退化。特別是湖泊承包到水產企業規模養殖後,湖泊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7月5日,在宿松縣千嶺鄉龍感湖湖邊,該鄉漁民組組長魏照明告訴記者,20多年前,龍感湖水清岸綠,魚翔淺底,走到哪兒都能瞅見一兩米深的水底,湖裡的魚很多,密密麻麻,游來游去。那時候一到冬季,就有許多鳥在這過冬,嘰嘰喳喳一整晚都在叫,讓人無法入睡,一飛起來,把天全都遮住了。

魏照明說,湖水煮湖魚是過去生活在漁船上的漁民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一道菜,一般將魚宰好後,就直接從湖裡舀水,連同魚和鹽一起,放進架在船頭的鍋裡煮。雖然那時沒有條件用油一起煮,但煮出來的味道非常鮮。可最近10年來,漁民們生活用水已經很少再用湖水了。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省委第二巡視組對宿松縣湖泊圍攔網養殖情況進行反饋後,宿松縣立即行動,該縣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大湖生產經營方式改革問題,確定了“依法依規、全面清理,規範履約、合理清算,妥善安置、適當獎勵”的原則,制定了大湖改革問題的整改工作方案,謀劃研究了圍攔網拆除、專業漁民安置、歷史遺留問題處置等系列配套方案。

宿松縣水產局副局長姜宜來介紹,宿松縣在研究制定拆圍工作方案的過程中,為確保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多次向涉湖鄉鎮、養殖企業、專業漁民代表、沿湖村組群眾等廣泛徵求意見,經過十幾輪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徵求意見和修改,出臺了《宿松縣湖泊圍攔網拆除工作方案》。並於2017年11月26日召開了全縣動員大會,吹響了圍攔網拆除工作的集結號。

姜宜來說,政府投入近一個億的資金,推動全縣圍攔網拆除工作;對積極支持拆圍的企業,支持他們轉型轉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參與下一步大湖生態保護與資源利用;對少數不配合圍攔網拆除的,採取分類轉化、分散難點、各個擊破的方式進行重點攻堅,實現了全湖所有養殖圍攔網無一例強制拆除。不到兩個月,全縣累計拆除湖泊圍攔面積73.118萬畝,拆除圍攔網長度90萬平方米,清理散拼1930擔,完成圍攔網拆除驗收企業110家。

“宿松縣73.118萬畝湖泊圍攔拆圍,首要攻克的難題,就是讓以船為家的漁民上岸生活。”宿松縣千嶺鄉漁民組組長魏照明對記者說,僅千嶺鄉漁民組就有專業漁民160多戶,700多人,這些人祖祖輩輩打漁為生。湖裡的拆圍就好比岸上的拆遷,去年拆圍工作剛啟動時,漁民們的意見非常大。“洗腳上岸”,漁民往何處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湖為生的漁民,該如何生活?

“賴以生存的湖水水質逐漸退化,漁民們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大家也擔心上岸以後怎麼辦呢?但政府出臺的措施都為漁民考慮,大家的疑慮也都消失了。”魏照明說,大湖拆圍的過渡期,即4月5日至9月30日,政府給予每位漁民每月一定數額的生活補助;大湖開捕以後,政府將安排專業漁民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範圍使用規定的捕撈工具進行生產捕撈;對於一些上岸後不想從事漁業的專業漁民,將通過勞動部門專業技能培訓後,優先安排到宿松工業園務工;漁民上岸後,家家也都安排有房子住。

7月5日,在宿松縣千嶺鄉漁民新村,43歲的漁民劉寶安正在收拾著新房子。劉寶安家共有四口人,“洗腳上岸”後,全家人告別漁船,結束了幾代人居無定所的生活,第一次住上了100平方米的大房子。

劉寶安說,“洗腳上岸”後,第一次感覺到了有家的感覺。由於漁民居無定所,子女上學長期在各地借讀,上岸後,困擾了多年的子女上學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記者瞭解到,漁民新村共有8棟,320戶,僅這個村子就可以解決1000多人居住問題。對於其他漁民,上岸後的居住問題也都得到了妥善解決。據介紹,宿松縣專業漁民1530戶,6000多人,在這次拆圍行動中,6000多漁民“洗腳上岸”,沒有發生一起衝突事件。

連日來,記者走訪宿松華陽河湖群龍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一場轟轟烈烈的湖泊拆圍行動將近尾聲,告別篙竿密佈,宿松70多萬畝湖面重歸碧波無際。

宿松縣水產局副局長姜宜來說,為了防止大湖拆圍以後的反彈,今年2月以來,宿松縣水產局以漁政管理人員為基礎,設立佐壩、千嶺、許嶺、下倉、復興、泊湖等6個管理站,開展了湖區日常巡查管理工作,以水產執法大隊作為湖區機動執法力量,對湖區違法案件進行查處和打擊,較好地維護了湖區秩序穩定。

進一步加大政策法規宣傳力度,積極協同宿松縣水上公安、水政監察、溼地保護、國土執法、環境監察等相關部門執法力量,經常性開展湖區聯合執法行動,依法制止查處各類涉湖違法行為,確保湖區秩序穩定。

組織漁政部門對專業漁民的已檢船隻進行全面登記清理,指定地點集中停靠,統一管理。安排漁政和水產執法人員分片協助沿湖鄉鎮村責任包保村民農用自備船隻的造冊登記、集中看管,從源頭上控制涉湖違法行為的發生。根據戶籍、居住和作業區域,把湖區的專業漁民按集中分成若干個小組,劃定住家船隻集中錨泊點,進行集中管理。

記者瞭解到,在此次的湖泊拆圍行動中,湖區附近的漁民通過船檢的捕撈船隻,根據國家政策自願拆除的,宿松政府給予了一定的補助,此次湖泊拆圍行動,宿松共有134條漁船退出經營,政府工給予512.85萬元補助。目前宿松縣尚有1250條漁船,其中捕撈船隻977條,這些船隻以後都將逐年退出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