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铁路榜样|陈向华:千锤百炼铸就安全路

新时代·铁路榜样|陈向华:千锤百炼铸就安全路

新时代·铁路榜样|陈向华:千锤百炼铸就安全路

他用一把检车锤

担负起列车安全的使命

在千锤百炼中

勇于挑战检车技术的高峰

在他心里

责任为重

安全最重

参加工作以来

安全检车28.8万辆

这是一个标注安全的刻度

十年检车无漏检

这是一个标注责任心的高度

他就是

昆明北车辆段

昆东上行运用车间安全员陈向华

新时代·铁路榜样|陈向华:千锤百炼铸就安全路

肩负重任的“拆弹专家”

在外行人看来

货车检车作业十分单一枯燥

且技术要求低

亲身体验过后才知道

一辆车的检查项点有数百个

作业人员要随时起身下蹲

不但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

而且要熟练掌握不同车型的

构造差异和检修关键

才能在短短5分钟的技检时间里

做到尽善尽美、不出差错

陈向华作为家里的第一个铁路人

1991年刚入路领到检车锤时

对铁路工作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但对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检车员工作的重要性

直到1992年8月

亲眼目睹了一次

令他终生难忘的行车事故

才开始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进行深刻思考

新时代·铁路榜样|陈向华:千锤百炼铸就安全路

经过自己的领悟和师傅的“敲打”

陈向华感受到了手中检车锤的分量

从那时起

他把自己当做了“拆弹专家”

时刻提醒自己

检查处处到位

标准一丝不减

隐患一个不漏

绝不能让“定时炸弹”威胁行车安全

勤学苦练的“妙手仁医”

他沉下心苦练基本功

提升给车辆诊断治病的本领

每天带着小本子

在现场观察、思考和记录

把成为一名高明的“车辆医生”

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为了尽快成为一名“妙手仁医”

陈向华努力练习自己的“医术”

常常利用下班时间

在练功场反复按标准锤炼

务求检查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为了练就快且准的检车本领

陈向华和自己较上了劲

别人一锤而过的车辆

他总要多敲上几锤

别人探身看看的部位

他硬要趴下多看几眼

新时代·铁路榜样|陈向华:千锤百炼铸就安全路

一路耕耘

辛勤的汗水在他走过的路上

浇灌出了累累硕果

2004年

工作13年的陈向华

完成了28.8万辆铁路货车的安全检修

发现9000多个安全隐患

解决2000多个典型故障

成为这个段唯一实现

连续十年无漏检”的金牌检车员

同年

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突出的成绩让他实现了华丽转身

先后获得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云南省劳动模范

云南省货车检车员技术状元

全国铁路首席技师

火车头奖章

全路技术能手等荣誉

他用每天数千次的锤起锤落

每个班数千米反复巡检

一把二尺锤弹奏出

自己人生的动人乐章

成为一名车辆检修的“妙手仁医”

善于思考的“创新能手”

已成为行业佼佼者的陈向华

对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

他开始不满足于参照别人的标准

而是希望能把自己思考提炼的经验诀窍

形成方法措施供大家学习借鉴

陈向华根据自己多年心得

对比传统的检车标准

几个月后

梳理出车辆6大部位

156个必检点

绘制成单车技检作业23步流程图

使检车作业变得标准规范

故障发现率提高了300%以上

单车技检作业效率提高200%

新的作业法在各运用车间推行使用至今

新时代·铁路榜样|陈向华:千锤百炼铸就安全路

在多年的工作中

陈向华不断学习、总结和改善

先后创造出10多项作业法

不断改进传统铁路货车运用检修模式

发挥车辆人的巧匠精神

结合现场作业实际

和工友们一起动手

取得数十项技术创新成果

他所在的昆东上行运用车间

也因此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

授予的“十强货车列检作业场”荣誉称号

育人育才的“辛勤园丁”

2014年

以陈向华名字命名的

技能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

2016年凭借丰富的现场技革创新成果

被总公司评为“火车头劳模创新工作室

多年来

工作室先后完成了

科技创新项目42项

技术革新改造128项次

取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新时代·铁路榜样|陈向华:千锤百炼铸就安全路

2008年担任车间技能培训总教官以来

陈向华指导培训的多名青工

在全路货车运用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

获得单项第一的好成绩

而他在生产现场开设的“劳模课堂”

使700余名现场职工

得到了劳模技能的真传

尤其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立

为更多年轻有为的职工

搭建了实践展示的平台

多年来

陈向华共培养了15名“蓝领骄傲”

用“劳模精神”点亮了一方智慧天空

检车员的人生

注定是在阳光下书写的

经得住大自然的风霜雨雪

熬得住四季的冷热交替

活出太阳的激情

一点点给自己的人生增加厚度

我们的路才会走得更远

新时代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是每一个铁路人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