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鑫農業股價創歷史新高 低端白酒爲何成功逆襲上位?

順鑫農業股價創歷史新高 低端白酒為何成功逆襲上位?

近日,名字看起來最不像白酒股的順鑫農業成為市場的焦點。截至目前,順鑫農業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已超過100%,創下歷史新高,其風頭蓋過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眾高端白酒品牌,主營業務為低端白酒的順鑫農業今年一季報的表現也十分搶眼,一季度其淨利潤增幅達94.6%,而順鑫農業今年的主要漲幅也是在一季報公佈之後。不過,近期順鑫農業隱憂也不少,陷入“陳釀門”和涉嫌調節利潤的雙重質疑中。

業績與股價齊飛

白酒板塊去年表現十分搶眼,板塊漲幅高達37.45%,主要是由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生產商股價上漲所推動,其中龍頭股貴州茅臺漲幅更是高達108%,一舉突破700元大關。

不過,今年來風向突然轉變,白酒板塊繼續上漲,不過,低端酒或區域性白酒生產商股價成了重要推力。深交所上市的順鑫農業是一家低端白酒生產商,主營業務是生產和銷售牛欄山二鍋頭。今年迄今為止,該公司股價累計上漲108%,領漲白酒板塊。板塊漲幅第二名的今世緣也是中低端白酒生產商,今年來股價漲幅也超過50%。

相比之下,去年漲幅巨大的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生產商今年的股價表現並不出彩。年初以來,貴州茅臺股價累計上漲13%,五糧液股價累計上漲3.7%,洋河股份累計上漲23.8%,瀘州老窖僅累計上漲5.8%。

為何順鑫農業能夠逆襲上位成為領漲龍頭?

財務報告顯示,順鑫農業一季度實現營收39.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億元,增幅3.37%;淨利潤為3.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5億元,增幅94.6%。

淨利潤之所以大幅增長,原因是順鑫農業收入基數較大,而毛利率較低。收入略微增加,或者成本略微降低,就會對淨利潤帶來很大提振。今年一季度,順鑫農業營業總成本34.7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23億元,降幅3.4%。

今年3月末以來,順鑫農業股價持續走高,其中機構資金的推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5月份以來,順鑫農業股價累計出現5次異動,每次的買入前5名都出現了機構專用席位的身影,並且有4次出現了深股通北上資金的席位。

此外,在5月30日和5月7日,買入席位中的機構專用席位均為3家,總買入金額分別達到7686萬元和1.21億元。

除了利潤增長較快之外,推動順鑫農業上漲的因素還包括低估值。按照今年3月末,也就是順鑫農業股價大漲之前的收盤價計算,當時順鑫農業市盈率約為18.75倍。考慮到今年第一季度超過90%的利潤增速,這無疑相當於一塊估值窪地,從而給後續的炒作留出了足夠的空間。

公司主體評級獲上調

除了業績利好之外,5月30日,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簡稱“聯合評級”)30日發佈跟蹤評級報告,將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順鑫農業”)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上調至AA+,評級展望為穩定;同時將“15順鑫01”和“15順鑫02”的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上調至AA+。

報告稱,跟蹤期內,受益於白酒行業的回暖以及全國化市場佈局的紮實推進,順鑫農業收入規模和利潤水平均保持增長,經營活動現金流狀況較佳。2018年一季度,公司白酒銷量增加,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隨著剝離低毛利的建築業務,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有望獲得提升。

報告認為,未來,隨著牛欄山酒廠研發中心暨升級改造工程項目的完成以及全國化佈局的推進,順鑫農業的白酒業務有望在外埠市場方面取得進一步發展;同時,隨著公司聚焦發展白酒和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業務,未來公司在白酒和屠宰及肉食品加工領域的競爭優勢有望繼續保持。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聯合評級信用有限公司也關注到了順鑫農業白酒業務毛利率下降,生豬價格波動較大、在建房地產項目資金支出壓力較大以及期間費用對利潤存在一定侵蝕等因素對公司信用水平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聯合評級上調順鑫農業債項信用等級為“A++”,無疑有益於順鑫農業引進更多戰略投資者,實現聚焦主業、佈局全國發展戰略繼續深入落實,進一步擴大其收入規模和利潤水平。

此外,順鑫農業近日還發布控股股東增持公告。公告顯示,順鑫控股基於對順鑫農業投資價值的合理判斷,對其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以及對其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同時為維護順鑫農業股價穩定和廣大投資者權益,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自2018年2月23日起)根據中國證監會和深交所的有關規定增持順鑫農業股份,增持不低於其總股本1%,不超過總股本2%的股份(含2018年2月23日已增持股份在內)。

業內人士表示,聯合評級上調順鑫農業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而且,與其他白酒上市公司股東高位減持不同,順鑫農業控股股東還計劃增持股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順鑫農業仍是“潛力股”,當然,這主要得益於牛欄山二鍋頭的業績良好。

順鑫農業的“隱憂”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順鑫農業最近煩惱事也不少。

近日,牛欄山母公司順鑫農業因淨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不匹配受到深交所問詢,而業內關於“牛欄山固液法白酒冒充陳釀白酒”的質疑聲也在不斷流出。與此同時,受假冒偽劣產品困擾,牛欄山品牌建設和全國化擴張也面臨著風險。

6月6日,深交所發佈了關於對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針對各項背離的財務數據,要求順鑫農業做出書面說明,其中包括詳細說明第一季淨利潤與銷售收入增長幅度差異較大的原因。

財務報告顯示,2017年順鑫農業2017年淨利同比增長6.25%。一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3.37%;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94.6%。有媒體指出,2017年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為24.7億元,大大高於4.38億元的淨利潤。圖1

6月14日,在順鑫農業回覆函中表示,預收款項中來自於白酒業務的預收金額為32.45億元,佔公司資產總額的17.63%。而預收款項大幅增長的原因則是由於輕資產模式及全國化的成果初顯。

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利用預收賬款來調節賬目業績,對於上市酒企來說是一種常見的操作手段,也為上市酒企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賬目做大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做小可以減輕壓力。同時,預收賬款可以佔據經銷商的資金,間接提升市場競爭力。”

除了深交所問詢,牛欄山還陷入“陳釀門”的爭議當中。據瞭解,有消費者質疑,順鑫農業牛欄山酒廠的“牛欄山陳釀白酒”是固液法白酒冒充陳釀白酒。

據瞭解,北京市順義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針對“牛欄山固液法白酒冒充陳釀白酒”一事進行立案調查,調查結果與消費者投訴內容不符。

事實上,近年來白酒原漿、窖藏、陳釀、年份等概念層出不窮,而背後則沒有具體的相關規則,前幾年古井貢酒年份原漿酒、老村長酒的成分也都曾受到質疑。對此,白酒分析師蔡學飛指出,首先陳釀在中國酒圈只是一種品牌概念,並非專指技術,當然這裡有故意混淆概念的嫌疑;其次牛欄山對於產品原料的標註確實有違規的地方;第三,企業缺乏相應科學的酒水知識普及工作導致消費者對於中國酒水認識程度低,相關監管失責。

除了“陳釀門”,牛欄山也一直受到假冒偽劣產品困擾。據相關媒體報道,2017年至今,全國各地監管部門共查處假冒“牛欄山”白酒逾32434瓶,多為光瓶陳釀白酒系列,涉案金額超過40萬元,涉案地區多為三四線城市及縣鄉鎮。

一位牛欄山經銷商表示,“牛欄山假冒產品主要集中在農村市場,氾濫的原因還是成本低,仿造太容易了。同時,牛欄山的主要消費人群對於白酒的辨識能力較差也是原因之一。”

順鑫農業也坦言,在國內中低端白酒市場競爭的背景下,公司白酒產品在進行外埠市場拓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時,假冒偽劣產品也是困擾企業的一大難題,此類侵權行為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對企業品牌和市場擴張造成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