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學教育體制與國內差異!

香港作為留學目的地擁有很多優勢,一直以來,香港承襲著英國的精英教育體制,但香港的留學費用和英美國家比較起來更加親民。同時,香港的文化氛圍是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更有益於中國學生的素養提升。社會環境是較為安全,使一些中國父母免去了擔心孩子在國外學校生活的安全問題。近些年,選擇去香港留學的學生不計其數,那麼為什麼大家紛紛都選擇香港呢?香港的教育與國內存在哪些差異呢?

香港留學教育體制與國內差異!

出國留學對比

被稱為“中國香港高考”的中國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成績受到海外250餘所高校認可,中國香港學生可以直接申請國外高校,比內地學生更方便。而且中國香港高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學生通過選拔獲得出國交流的機會,有一些學生甚至因為在交流中的優異表現而被大學看中直接留在當地就讀。

語言能力上的培養

中國香港是兩文三語教學,兩文為中文和英文,三語為粵語(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內地則是普通話、中文和英文。不過中國香港的純英文授課讓中國香港的英語普及度較高,同樣年齡段的孩子,中國香港的孩子英語讀寫能力及口語方面明顯是要比內地的孩子要強。

使用書籍上的差別

中國香港的教科書沒有硬性規定書本的印刷商是誰,只要具有相關印刷准許證即可。各大書商會根據教育局的指引印製不同類型的教科書,由學校自己訂立購買書本名稱,由學生自行購買課本。不過,在書籍出版方面,中國香港的環境比內地自由。

高額獎學金

中國香港的教學金是非常豐厚的,比如今年港大為了招徠優秀生源,豪擲了1.3億與中大競爭。不論是在獎學金的金額和類目上,中國香港學校都要比大陸投入更多。因此很多內地學生也會選擇中國香港的大學。

師資力量強大

以中國香港高校為例,大學講師基本都是博士學歷,外籍教授有很多,還有不少大學擁有不止一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業界風氣良好

香港留學教育體制與國內差異!

雖然中國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但是公平貫穿到整個教育當中。學生申請名校都需要家長排隊領取申請表格,經面試錄取,而不像內地至今尚存在潛規則,可以“打招呼”或“搞關係”。在內地很多時候,給老師領導送禮塞紅包似乎有點司空見慣,但是這點在中國香港幾乎是不存在的。為什麼?因為中國香港對於貪腐是“零容忍度”的,除了法律法規的約束外,還有就是反腐理念會從中國香港兒童時就開始薰陶。所以,在中國香港讀書,家長不用擔心自己“禮不到”而導致孩子被“另眼相看”。

教育體系

中國香港的學校是由辦學團體管理的。各所學校對學生、老師、教育方針皆有自主權。而且,官立學校只佔少數,教育署只是負責分配資源和監察學校的工作。內地絕大部分學校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以貫徹全國統一的教育政策。

中國香港更注重素質教育

中國香港注重素質教育,課本題材生活化,不帶任何政治色彩這一點與內地教材以思想教育為主,倡導學生愛家愛國的教育觀念不同。同時由於英語作為中國香港的第二母語,中國香港的英文課本較國內的課本難度高,但中文課本卻很淺顯(中一的語文僅相當於國內的四年級)。數學的區別不大,但應用題不會出現“某單位一年超額完成多少任務”這種“大鍊鋼時期風格”的計算題。

兩地學制逐漸趨同

中國香港教育體制過往一直採取英式學制,學生修讀五年中學,並沒有正式的初中、高中之分(但在課程大綱中則仍分為中一至中三及中四至中五兩個階段)。但從2007年9月開始,中國香港推行新的[三三四]學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一改以往英式大學學制(三年)的傳統而推行大學四年制的制度。

內地學制包含1年以上學前教育(幼兒園一般由民間興辦)、6年小學教育、3年初中教育、3年高中教育。小學和初中屬義務教育階段,共9年。普通高中學制3年。

就業前景對比

在中國香港的高校畢業後,去歐美等大型企業的機會更多,畢業生薪金狀況好,而且中國香港高校在世界排名都比較靠前,沒有弱校,這一點和大陸形成鮮明對比,大陸高校有一本、二本、三本等等的分別,只有好學校出來的就業前景才會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