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資金被侵吞,老百姓的養老將何去何從?

今天打開電腦時,一則來自中國之聲《新聞縱橫》的報道,引起了通哥的注意。

社保資金被侵吞,老百姓的養老將何去何從?

1

新聞中提到的是唐山社保資金被侵吞的事件,大致如下:

近年來,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擁有中國第一家現代化煤礦的唐山也開始了轉型之路,小煤礦紛紛關閉。

2011年,為解決煤礦關閉後部分無社保職工的養老問題,河北省人社廳下發文件明確,為了彌補歷史遺留問題,退休人員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的保險金,退休後可以享受養老保險。

唐山開平區的部分工人,從開平區安監局瞭解到的消息是:一次性繳納4萬多元就可以在退休年齡享受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可以領取社保之前,還能拿到每個月200多元的“生活費”。

有這樣的保障,職工願意掏錢,大家都是在安監局辦公室補繳的社保,拿到的也是蓋公章的收據。安監局是政府的信譽,大家也都放心!

社保資金被侵吞,老百姓的養老將何去何從?

但在過後的幾年中,“生活費”的發放總是斷斷續續的,參保職工起疑,隨後才發現:“養老保險”出問題了,自己交的血汗錢並沒有進社保賬戶,錢不知了去向!

時任安監局副局長的孫繼剛(已於2017年6月被捕),當時負責辦理相關業務,出了問題後居然連他都無法解釋這部分錢的去向!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處理中,沒有定論。媒體評論該事件:涉事部門監管形同虛設!

對於職工來說,將近4萬的費用,不是一筆小數目。沒有了保障,以後生活怎麼辦?

2

看到上面的新聞,通哥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社保作為國家對老百姓的重要福利,卻因監管部門的翫忽職守,讓百姓身陷水火,實在讓人憤懣難平!

雖然,這樣的事件影響惡劣,但是作為老百姓的我們,社保還是一定要上的。如果沒有商業保險,再沒有社會保險,那真的是在裸奔了!

作為一個媒體人,通哥有責任向大家傳遞一些社保的知識,儘量讓大家避免類似的事件發生。

社保是國家提供的一項基礎福利,目的是為企事業職工提供基礎保障。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5項,即“五險”。其中,醫保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有些企事業單位,也會給職工提供“六險”的保障,在上方的基礎上,再添加一份“大額補充醫療保險”,以補充醫療保險的豁口。比如一旦身患大病,動輒五十萬、上百萬的醫療費用,這份保險就派上用場了。

但大部分的公司是不提供這份保險的,如果大家想要類似的保障,就只能買商業醫療保險了。商業醫療險中比較熱銷的就是百萬醫療險,價格不算高,大家可以考慮購買。

除此之外,還有住院醫療險、門診醫療險等等形形色色的產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配置。通哥之前也推薦了很多,這裡就不多說了!

穩定性上,商業醫療險沒有醫保穩定,畢竟醫保的背後可是國家在做背書。商業醫療險一般都是1年期的保險,續保是個難題。但如果買了,這一年的保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也無需過多擔心。

醫保的報銷範圍比較窄,只有醫保規定的醫院、藥品和治療項目,才能得到報銷。而且不同城市和地區的醫保起付線不同,比如北京看門診起付線是1800元/年,住院起付線是1300元/年,所以大家要清楚自己所在地區的標準。不像醫療險,規定是多少免賠額,就是多少,各個地區都一樣。

如果身患重病,醫保指定的當地醫院沒有治療條件,異地轉診就醫比較複雜。包括市外轉診申請表、科主任出具意見、醫院的醫療保險工作機構審核、社保局備案等,可以說是非常繁瑣了。

如果你不是提前申請異地就醫的話,往往還會降比例報銷,一般相差25%-30%之間,大病醫療有可能相差十幾萬的費用。

醫保雖然有很多不足和複雜的地方,但能上的話一定要上。上完醫保,作為補充,商業保險才會發揮它更大的價值。

通哥這裡再提醒大家醫保的一些注意事項:

1. 注意要在定點機構就醫、買藥。醫保是有定點機構或定點醫院的,平時買藥、看病、住院一定要去這些地方,治療費等費用才會給予報銷,否則就只能自掏腰包了。

2. 不要私自轉院。轉院本來就是一個繁瑣的過程,如果要轉院,一定要申請轉診,手續齊全。

3. 醫保卡千萬不要外借。也許你認為這沒什麼,實際上買藥記錄、住院記錄等都會在醫保卡上體現的。尤其是對以後買商業保險來說,醫保記錄就是確定你是否患有疾病的重要證據,到時有理都說不清。

4. 有些藥物不能報銷。醫保除有起付線以外,對於藥物的使用也是有限制的。只有在醫保目錄內的藥品才能報銷,而很多進口的、很貴的創新藥、專利藥是不給報的。

5. 報銷要及時。有些地方在年底之前,醫保部門會進行清算,過了時限就不能報銷了。而且時間一拖,有可能自己就忘了,或者報銷單據丟失,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3

大家肯定也聽說過,社保是“保而不包”,只能提供一個基礎的保障,由於有起付線、封頂線和藥物使用等限制,報銷時不能包括所有的費用支出。

如果不想因病致貧,商業保險也是不可或缺的。商業保險是社保的補充,也是黃金搭檔。

商業保險專業性強、產品豐富、保障更加全面,是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開發設計的產品,能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要。

在商業保險中,銷售比較火爆的就屬於醫療險和重疾險了。

1. 醫療險

醫療險會對投保人自付費用和超出社保封頂線的部分費用給予補充,這是它可以為消費者解決的最大的一個痛點!

另外,還有的醫療險添加的就醫綠通、新技術治療手段、住院醫療費墊付等功能,也非常的實用。

2. 重疾險

對於一般的住院和門診,醫療險能夠幫助我們減少很多經濟損失。但要是患上重疾,治療費用就特別昂貴了。

社保資金被侵吞,老百姓的養老將何去何從?

這種情況下,就不是一個簡單的醫保+醫療險能解決的事情了。醫保和醫療險只能幫助病人抵禦部分治療風險,而病人手術治療後續的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收入損失等都無法得到補償,而這卻又是非常大的開銷。

不像醫療險是報銷型的,重疾險是給付型的。治療的費用可以用醫療險和醫保報銷,後續的康復等費用就可以用重疾險理賠的賠償金進行護理,能有效起到彌補病患和家庭收入損失的作用。

重疾險的選擇也可以有很多,長期險最多,可保障至70歲、80歲,甚至終身。而且每年的費率穩定,不隨年齡增長而改變,這跟醫療險也是很大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