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仙說魚」魚缸水泵流量的選擇

前言: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做很多的功課,畢竟這是一篇技術流的文章,可能之後會被很多養魚的讀者看到,所以我整理了一下自己多年養魚的經驗,歸納文字,寫給熱愛養魚的朋友,如果轉載此文章,請標明出處,謝謝。

「魚仙說魚」魚缸水泵流量的選擇

注:圖片轉自網絡.

水泵作為魚缸的核心裝備之一,其重要程度好比一個人的心臟,跳動的速度快慢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狀態,那麼水泵流量那麼多規格,我們需要怎樣去選擇呢?

剛接觸養魚不久的朋友一定在網絡上查詢過此問題,答案無非就是水泵流量是水體的5倍到10倍,太小了過濾不乾淨,太大了容易溢水。

這些答案大體上是沒有錯的,畢竟這是眾多魚友多年經驗的總結,此文會全面剖析答案,請花費大約5分鐘的時間,認真閱讀以下文字,你會對水泵的選擇有一個新的認識。

舉個例子,120釐米x43釐米x60釐米的魚缸,滿水水體是120x43x60÷1000=309.6L 拋去各種測量誤差不計,我們就按它是300L的水體來算,水泵我們選擇10倍的(300x10=3000L),就是3000L/h.就是俗稱的3000流量,意思就是每小時抽取3000L的水。

「魚仙說魚」魚缸水泵流量的選擇

注:圖片轉自網絡.

很多朋友都會對水泵流量的選擇上產生疑惑,5到10倍流量該怎麼選擇,選擇困難症的人群還真不是少數的。

我做過一個實驗,閒置雜牌下濾小魚缸一個,擺好濾材,換裝了一個是水體大約5倍的水泵,注入事先困好的水,去魚店買了幾條土炮錦鯉下水,經過了幾天的餵養和濾材維護,發現每次餵食和錦鯉排便的時候,缸內垃圾到下水孔的速度很慢,缸內會混濁一段時間,但是經過一天的過濾,水質就變得特別清澈,很少有細小的雜質,這點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經過我的分析,小流量過濾的好處就是過濾的很“細緻”,濾材有足夠的時間過濾垃圾,菌屋也有足夠長的時間培養有益菌類。缺點就是過濾週期太長,影響了觀賞性。

得到了這個結論之後,我又給魚缸換了一個是水體大約10倍的水泵,經過幾天的觀察,發現過濾垃圾的速度很快,但是缸內總是有一些細小的雜質需要過濾大概一整天才會逐漸消失,經過我的分析,濾材擺放和維護上沒有問題,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因為水流量太大,物理濾材過濾的沒有那麼細緻,有益菌類(不單單是硝化菌)經過大流量的衝擊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缸內水體流動快,魚便和食物殘渣很容易被吹散,出現了不好過濾掉的細微雜質,優點是過濾大雜質的速度快,缺點是過濾細微雜質的效果慢,但最終效果跟之前的實驗是差不了太多的。

「魚仙說魚」魚缸水泵流量的選擇

注:圖片轉自網絡.


​經過魚仙的實驗結果和多年的養魚經驗來分析,使用5倍和10倍流量水泵最終的結果都是差不多的,當然想養出空氣缸,主要還是在濾材上多下功夫。

那麼選擇困難症的朋友又會不知道怎麼選擇水泵了,我給你一些建議,既然效果差不多,那麼就在水體流動上做考慮,比較安靜的魚類就選擇小流量(5-7倍),比較多動的魚類就選擇大流量(8-10倍)。

當然這並不是準確參數,經驗之談畢竟有偏差,水體、濾材、魚類個體等等的不同也導致沒有一個準確的測量結果,希望這篇文章能給魚友們一些技術上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