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感而發,你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有沒有看到自己丑陋的嘴臉

說到中國的利己主義常常提醒人們自私和貪婪,然後總結為壞。

由感而發,你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有沒有看到自己丑陋的嘴臉

事情是這樣的:公司A組織了一個反饋活動,作者被邀請去江西做客戶。

在路上的第一天沒什麼可說的。第二天,導遊反覆強調晚上四點返程,是因為晚上有自願觀看的演出,其中兩人付了錢。但仍有人在下午五點停留在山上,索道在五點半關門,他們在五點半回來,導致演出被錯過。他們的藉口——走丟了。這沒什麼可說的。第三天,計劃在六點五十離開,趕往最後一個景點。原定六點五十出發,有人在七點半還沒到達。微信中早到的人問沒來的在哪裡,快點過來。他們沒有回應,而是發了幾張照片,是早晨五點多在附近的村子裡遊玩的照片。回程被推遲,因為沒有按時出發。

高潮來了,晚上九點下高速。司機順便去加油。某人質問司機,早不加油現在幾點了還去加油,耽誤我們回家。司機師傅說了一句,你們早晨要按時出發不早就到家了?某人脾氣來了:你這人怎麼這樣,回來就去投訴你!

由感而發,你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有沒有看到自己丑陋的嘴臉

錢理群先生在利己主義之前加了三個詞:“精緻的”可不謂生動形象。利己主義,顧名思義,是把一切活動作為利己主義核心的人。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同行人的感受,三天行程,沒有一次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反而指責別人耽擱了她的時間。

由感而發,你在指責別人的時候有沒有看到自己丑陋的嘴臉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或許時這些人的個人格言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