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牛奶之王遭遇困境,乳业宏图难实现

自从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329,以下简称“皇氏集团”)挂牌转让北京盛世骄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骄阳”)的消息传出后,皇氏集团的经营状况就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究竟皇氏集团是一家怎样的乳企?此番转让子公司的举动用意何在?业界又是如何评述的?且随孕婴童产业观察梳理一番。

皇氏集团:中国水牛奶之王皇氏集团成立于2001年,于2010年1月在A股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属于区域性城市型乳制品企业,共拥有华南乳品厂、广西来宾、云南来思尔、湖南优氏 4 个现代乳品生产基地。皇氏集团有“中国水牛奶之王“的称号,乳制品生产销售业务产品系列包括以荷斯坦牛奶、水牛奶为主要原料的巴氏杀菌乳、调制乳、灭菌乳、发酵乳和饮料等,主打产品是市场上较为稀缺的水牛奶。据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牛奶技术研究和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水牛奶系列产品产销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公司品牌在中国西南片区享有盛名。

除乳制品业务外,皇氏集团还从事影视传媒和信息服务业务。影视传媒业务主要以电视剧制作发行、新媒体版权运营及衍生品开发运营为主,由子公司皇氏御嘉影视及盛世骄阳分别运营。其中盛世骄阳主要从事新媒体版权节目整合与宣推、新媒体版权节目发行、数字电视/IPTV 发行以及儿童动漫、幼教线上内容的传播及线下衍生品的开发运营等获得收入。信息服务业务主要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完美在线经营,主要为通信、金融、政府机构等行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挂牌出售盛世骄阳,遭监管问询据中证网消息,皇氏集团 5月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简称“联交所”)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盛世骄阳100%股权(简称“标的资产”),挂牌价格参考标的资产评估值确定为人民币 81,216.28 万元。皇氏集团表示,此次出售盛世骄阳股权主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考虑,拟退出回报期较长的高投入项目,集中财力发展乳业、电视剧制作发行及信息服务业务。但深交所在当天便向皇氏集团下发关注函,要求其对股权转让原因、定价合理性、公司董事会对盛世骄阳经营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转让后或未转让对公司的业绩影响等进行说明。

事实上,从完成收购到挂牌出售,盛世骄阳易主皇氏集团不到3年时间。2015年7月,皇氏集团作价7.8亿元购买徐蕾蕾、盛大网络等7名对象持有的盛世骄阳100%股权。当年,盛世骄阳即为皇氏贡献了约4.22亿元,占皇氏营收的1/4。然而2016年,盛世骄阳运营收入比例指标仅完成38.22%,低于业绩承诺的55%。2017年,受数字电视整治政策、版权运营成本高企等影响,盛世骄阳扣非后净利为3065.44万元,运营收入比例实际完成31.13%,远低于业绩承诺的1.08亿元、65%。

受盛世骄阳拖累,皇氏集团对此次收购计提商誉减值1.91亿元,并对2017年度业绩快报大幅向下修正,由此受到监管部门问询。2017年、2018年一季度,皇氏集团净利分别为5674万元、952.62万元,分别同比大幅下降80.48%、42.90%。业内认为,皇氏出售盛世骄阳资产与后者业绩大幅下降不无关系,此番转让意在“甩掉包袱“,以便提振整体业绩。

中国水牛奶之王遭遇困境,乳业宏图难实现

乳业板块收入不佳,乳业宏图难实现有业内人士认为,皇氏集团此次选择卖掉盛世骄阳,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公司对资金需求的迫切。

近几年在影视领域频繁布局的皇氏集团,其乳制品收入增速放缓。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皇氏集团乳制品收入增幅均在9%左右徘徊,2015年时这一数据为15.24%。从收入金额来看,多次在财报中提到以“打造西南第一乳业”为乳业战略发展目标的皇氏集团,2017年公司乳制品收入为11.99亿元,而同样位于西南地区的新希望乳业收入金额为44.22亿元,其中西南地区收入26.38亿元。

不难看出,皇氏集团目前不仅面临着次要业务业绩不佳拖累整体效益的问题,而且主营的乳制品业务表现也不十分理想。孕婴童产业观察认为,公司目前虽然困难不少,短期内实现“西南第一乳业”这一宏伟愿望的概率不大,但其拥有水牛奶这一特色业务,加之拥有上市公司背景,只要脚踏实地经营,妥善管理,最终会走出困境。

文章转自:孕婴童产业观察yunyingtongguanch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