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脚步

父亲的脚步

父亲的脚步

文/刘文方 图/网络

父亲的脚步

父亲的脚步明显的慢了。

记忆中,父亲的脚步永远是呼呼生风的,年青的小伙子也会被甩出好远。

父亲的脚步踏出了一条生存之路。

小时候背着席子,和爷爷奶奶一道步行一百七十多里地,跋山涉水去临近的外县县城讨饭,一双小脚丫踏出了一条艰辛的求生之路。

父亲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求学之路。

从老家到县城,从县城到宛城,都是靠父亲的双脚丈量出来的。从老家到县城七十多里地,年幼的父亲背着行李翻越七峰山,小心翼翼的手脚并用走过“一步紧”,心惊肉跳的听着不远处传来剿匪的阵阵枪声,脚步匆匆的赶往县城。

由于家里穷,父亲选择了免生活费的师范。从初等示范到高等师范,从县城到宛城求学的七年间,父亲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的路。

刚去宛城上学时,年龄小,想家。在一个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父亲一路小跑,从宛城奔向二百里以外的老家,晚上二更天才跑到家,没有吃饭,没有喝水就睡了,鸡子叫时,又一路慢跑往宛城出发,到上午第二节下课才到达。双脚上磨满了血泡。

父亲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教书育人之路。

上了七年的师范,父亲成了老家乃至乡镇里为数不多的又年轻又有高学历,出身贫农的知识分子。但父亲也就仅仅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父亲的脚步踏遍了家乡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不知道培养出了多少个优秀人才。在那个一边搞运动,一边抓生产的年代,父亲每天都脚步匆匆,从不怠慢。忙完了工作,还要步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翻山越岭回家干农活。

八十年代初期,父亲终于到了乡镇上的高中教书了。从此,他的脚步更快了,上下楼梯从来没有一步步走过,每次都是一步越过三四个阶梯。

脚步匆匆中,父亲成了山区教育的一张名片,高考成绩在全县也连年居于前列。匆匆的脚步声中,送走了一批批大学生,数以千计的学生奔赴上了全国各地不同的岗位。

父亲的脚步踏出了一条征服自然的路。

近六十岁时,和体育教师赛跑,胜了他们。去武当山,上泰山,他一路跑步上山,第一个登上山顶,让随行的众多年轻人望尘莫及。

父亲常说,只要你有信心,再懒惰地脚步也永远只会屈服于你的灵魂。

转眼,父亲已经退休二十四年了。感觉没几年一起走路时,他还远远把我甩到后面呢。但不知从何时起,一起走路时,我却甩了他半里多地。

但尽管如此,父亲的脚步就像一声声出征的战鼓,每当我在教育工作上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之时,眼前总会闪出父亲那呼呼生风一路向前的脚步。(2018.06.06)

*作者︱刘文方: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中心校教师,「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父亲的脚步

父亲的脚步

父亲的脚步

父亲的脚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