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t ist tot 上帝已死

Gott ist tot 上帝已死

Gott ist tot 上帝已死

文&图/安益阳

Gott ist tot 上帝已死

浮萍皆有思

Gott ist tot.

上帝已死。

不知道为什么就翻到了这一页,一百多年前的尼采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不知是怎样的心境,

也许在《快乐的科学》这部早期的作品成书时,这句话还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青年人的宣言,到了《查拉图斯特拉》起笔的时候,它则变成了无助而无奈的临终哀鸣。

对有些人来说,悲伤和忧郁,激狂和反叛是渗到骨子里的东西,又或者,这些人在别人眼中看来是不可理喻的悲观主义者、激进分子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可往往最伟大的事业正是由这些疯子成就的,诸如一些庞大的体系,璀璨的艺术和开创性的哲思。

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一代人用一辈子的光景找寻一个归宿,人类的千代万世都在这条生命的河流中找寻一个出口,这出口是通向大海的,无论是凡人还是天才,帝王还是平民,他们必须奔向大海,

只有大海能够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洗礼他们,这大海汇集着全人类的智慧,在浩瀚无际中,一切都答案都得以不言而自现。

在这条奔向大海的河流中,有些人的生命轨迹就像一条与大多数人相背的逆流,在这条千帆竞过的大河中显得格外刺目,或许这逆流流不到大海便会自行消亡,

可往往正是这些逆流最先找到流向大海的入口,并且能够摒弃偏见,消除误解,改变整个河流的方向,带领人类从有限走向无限,从黑暗走向光明。

光明,永远是一种追求真理的动力。

《山海经》中讲夸父逐日并为之献出生命,逐日的原因我们都不明了,不过我想这大概是一种对真理隐喻性的探讨,古人的智慧永远是我们无法穷其尽的,

他们留下故事,我们从中获得感悟,追逐太阳的历程亦是人类的一种世代难弃的使命和宿命,其实我们仅凭双腿,永远无法追得上太阳,即使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也始终离真理无限接近又无限遥远。

未知的光明的东西对我们来说皆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就像灯火之于飞蛾,这是人类生理与心理双重裂变构组成的一种欲念。

在追逐真理的路上,这种欲念支撑着我们,它是一把火,一道光,让路途变得明晰起来,让我们看到远处那个闪着微芒的海市蜃楼,觉得它那样的美,那样触手可及,然后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其实这条路是没有终点的,可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长短的,所以在有生之年,我们用尽可能快的速度走进尽可能多的路。

在这条路上,我们倒是创造出许多东西来。

而人类命运的最微妙之处在于,大路上有许多岔口,岔口上又有无数条分叉的小道,其实没有人规定你必须按照哪条路行驶,

不过我们总会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选择一条,走这条的成了哲人,走那条的成了政客,走西边的从事了科研,走东边的开始了写作……

有人说这些选择不同道路的人之区别在于对理性和感性的把握,可诗性与理性,科学与艺术本就有交叉互通之处,一个懂得融化不同领域隐形界限的人方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正如科学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文学需要深沉严密的思考。

始终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既不愿站在左边,也不愿站在右边,这样的人也分两种他们要么是没有思考力的凡夫俗子,要么是超凡脱俗的圣人贤哲,他们的要么没有信仰,要么就身披与日月明霞争辉的信仰之光。

但我们不得否认的是,任何的光芒都要以忍受痛苦为代价,这是这个宇宙的定律。

有意识的灵魂是痛苦的,那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与斗争便是最大的痛苦,冰与火之间互相碰撞,它们企图征服对方,却都无法找到突破口,最终两败俱伤,而这伤痛却必须让那个肉体凡胎独自忍受,这是天赐的幸运,也是天赐的残忍。

所以,天才的悲剧在于他的清醒,凡人的快乐在于他的天真,有的人在路上死去,有的人在深渊里重生,

可无论我们是哪种人,正在游历怎样的人生,始终有一种不能遗弃的东西,那便是“我”,“我”就是自我,是除去了皮囊、学识、礼仪、背景和环境等等非自生非主观因素的那个“我”。

真正的人应当敢于面对这个最真实的自己,这个没有性别没有装扮没有语言的自己,此刻比对话更有力量的是聆听,听听自己的心跳,触摸内在的情感,将自身的独特性挖掘出来并无限放大,

哪怕有些特性在世人眼中是丑陋的粗鄙的,哪怕怜悯和同情已然在他们的眼中出现,那又如何呢?你所面对的,不过是自己而已。

崇拜成就渺小,人对神与圣人的敬奉往往源于对自我认识的忽视,就像是一种弱视症,不自信,所以信命。

这并非是对宗教的亵渎和不敬,每一种宗教的出现,几乎都成就了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比起统治学说,我更愿相信,宗教之义,是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自我,给予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干渴的灵魂以甘霖雨露,唤醒它们新生的知觉。

它们引领人向善,宣播教义,只是不愿让人们在险恶的世界里迷失方向,失掉自我。

我更愿相信,当我们以各种体势祈祷的时候,那些神是我们的倾听者,祷告过后,倾吐之后,一切便在神圣的静默中有了答案。

人就像是一棵树,树木越是要往上长,就越是要把它的根更深地扎入到黑暗中去。

当我们经历了世事沧桑,见过了人性的丑美,除了自己,便再没什么可使人困惑和烦恼的了。那便看着条条逆流,找寻那大海的入口,或是化作一道闪电,照亮海面上那苍白的孤帆。

上帝死了,留下一本翻不完的书。世世代代将永远在这条路上前行摸索。

*作者︱安益阳:90后、在读研究生、青年女作家、编剧,「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Gott ist tot 上帝已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