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和一次妇科检查

撰稿丨张跟枣

排版丨巳戛

常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包括「我」也是。

但作为一个刚满20,还没有体验过性生活是何滋味的年轻女性,这一刀砍得可是真狠——妇科病,阴道炎。

跟着电视一起吃千金片吗朋友?我还没那么傻,但是——

我不敢。自诩新时代开放女性的我磨叽了一个星期。在这期间,我不断地“网上就医”,对着妇科疾病自测表一项一项核对自己的症状,点开病友的帖子,我觉得我时日不多了,点开百度医生的回答,我又觉得其实我不用去医院。五天多,我就像《五至七时的克莱奥》里面那个女主人公,时刻怀疑自己得了癌症,看什么都带有厄运的启示。

在尝试过一系列偏方之后,我还是决定去一趟三院。当然,在这之前我在网上依旧搜了半天“北医三院妇科”“男医生”等等关键词。

去医院是个艰难的决定。你知道,女性身上总是背着很多污名,有的人仅仅因为你的眉毛不整齐就断定你已经不是处女,更别提一个“独自一人去看妇科的年轻女性”。

同时,作为一个没有接受过系统性教育的人,我对妇科门诊的印象还停留在言情小说里,那些段落我至今还记得——“她在市里的妇科医院那一站刷卡下了车,‘滴滴滴,学生卡’,刷卡机这样反应,车上的乘客向她投来奇怪的目光”——我不喜欢这些奇怪的目光。

可是到头来,遭罪的是我,治病不是为了以后顺利怀孕生小孩,纯属是我的身体我负责。

然后我就去三院了,四层,妇科门诊,男士免进——一个好玩且可爱的地方。

“男士免进”四个大字整整齐齐的贴在玻璃窗上,可是候诊区就是有很多老爷们儿,他们偏偏要等着分诊台护士阿姨凶巴巴的吼他们“男同胞都出去!”,才肯一步三回头的离开自己的女朋友/老婆/老伴儿。

因为不让男性进,有位大叔一直把脸贴在玻璃窗上往里瞧,盯着叫号机上他老婆的名字,把整张脸都压扁了,这幅滑稽样,我猜大概叫爱情?

20岁和一次妇科检查

(大叔の爱情)

候诊区里有大妈,有奶奶,有同学,你能看到所有女人的样子。据说每个女人一生都会至少得一次妇科疾病,没有任何人得病是因为她“活该”,年轻或者衰老在疾病面前一视同仁,我想我应该学会跟它和平共处。

叫到我了,医生问完我情况,让我上检查台上去,我补充了一句,“医生,我还没有性生活”(因为在网上看到说,有没有过性生活会有不同的检查方式),然后医生姐姐来了一句,“哦,我知道,看的出来”。越想越不对劲,“看”出来的??我的梦想再不济也是要当御姐啊!

……

检查过程很快,不疼,医生也很耐心,该拿去哪里化验都说的一清二楚。检查结果都还没出来,我却突然变高兴了,没什么可怕的,也没什么可害羞的。我这个人,连去澡堂都要躲着熟人,现在连妇科检查都敢做了,真是很棒棒了。

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我告诉了我妈,我是悄悄来医院的,我妈嘛,正在更年期,激素水平不稳定,工作忙,要养家还要还房贷,偏偏又是个有什么都自己扛的天蝎座,我对她向来是报喜不报忧的,但是这回不一样,医生给我开的是大粒胶囊,我这种细嗓子根本不可能悄悄吃药,所以还是跟她坦白吧。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巧了,我妈这一天也去了妇幼医院检查身体。人生第一次和家长谈“性”,还是在两个人都有“病”的情况下,生活就是这么戏剧化。妇科病大概困扰了我妈一辈子,事实上,妇科疾病也确实有可能困扰很多女性一辈子,从这个意义上,我承认女性的生理结构确实是脆弱的。

但在“忍耐”这个技能上,她们无疑是坚强的。妈妈,我,也许还有你,被赋予太多“难以启齿”的东西,忍着,忍着,直到小病拖成大病,有多少男人知道妇科病有的时候是两个人的事情呢,我想我的100条择偶标准应该再加一条——能和我一起做检查,而不是像我爸一样,在家里玩斗地主手游而不管我妈去哪里看病。

我妈说她果然老了,姑娘都自己去看病了,还说她真的很害怕爱得病的体质遗传给我。我嘛,心很大,有病就治呗,办法总比困难多。

然后,温馨提示,年满20不论有没有性生活都最好一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如果不舒服,就立刻检查。做女人,挺好的就是得多花钱。

20岁和一次妇科检查

再写一些干货:

三院妇科就诊指南

1 挂号——买病历本——带着病历本去妇科分诊台盖章刷卡——等着叫号

2 叫到你了之后,进去诊室:

一个诊室通常会有两个医生,诊疗台有帘子挡着,一定要和医生说清楚有无性生活

20岁和一次妇科检查

(检查台,两边的用来放腿)

3 “上台子”的过程如下:

拿一张垫子

脱一条裤腿(所以还是不要穿连体裤了吧姐妹们)

把腿放到该放的地方——“往下来点”医生通常会这么提醒你

放松——开始检查

没有性生活的话医生只会用棉签

有性生活的话大概会用器材(如鸭嘴钳(感兴趣请自行百度)

4 分泌物化验是拿到8号诊室

5 其他可能的小插曲

妇科病和尿路感染可能交叉产生,有必要验尿的话是在三院三层

可能会有肛门指检来检查一下脏器健康状况

6 复查的话校医院可以解决基本上不会给开转院单

最后再写一些:写完上文两个月之后

我好了吗?我不知道。

这个病反反复复,到最后医生直接开始苦口婆心——“不要压力那么大好不好,压力过大体内菌群紊乱也是你的病因啊”,真是养生达人也有被击溃的一天。

复查的时候医生还打趣“你啊,总不好,不好就不好在没有性生活”——我:“???”

好复杂!做女人学问真多!

其实,这两个月的看病经历里,我大部分的压力并不来自病痛本身,而是身为一个患者、女人以及两者叠加带来的无力感。

三院当然是良心医院,但是相信你小时候也没少看到什么东方X人妇科医院、“看妇科来XX”的街边广告——妇科病的性质(或者说所有和“性”沾边的东西)决定了它永远会成为小诊所、莆田系医院的主打招牌。而妇科也是很多公立医院原意推给莆田系的业务之一,在挂不上三院号的那几天,我搜索了很多附近医院,在犄角旮旯找到网友评论,发现患者们总逃不过莆田系的包围。医疗资源少、信息不透明……找到一个能给人安全感的医院真的很难,“生病已不易,且看且珍惜”。

从我妈妈、以及她的女性朋友那里,我听到太多让人无奈的妇科病就诊经历,两家医院给出截然相反的诊断,怀孕数月才发现所谓的“胎儿”其实是肿瘤,过度用药产生抗药性,还有阴魂不散的“宫颈糜烂”(这只是一种生理现象)……我有家人在三甲医院就诊,因为手术排队人多被医生推荐转去莆田系医院,家里人说不愿意,医生回答,不愿意就等着,谁让你们得了这个病的。那个时候我真的想问,有谁得病是自愿的吗?——可是你没办法。

我在各大论坛“网上就医”的时候,发现很多网友都分享过她们在妇科检查时的不愉快经历。

有被其他患者围观的。有被吐槽私生活不检点的。也有——“她为什么就觉得我的性伴侣一定是男人呢?”

看病劳心费神,看妇科病尤其。患者自己心里有过不去的砍——害羞、尴尬,去看了病也要迈过很多坎——医生、家属……这些顺利通关之后,才开始自己和疾病真正的作战。

身为病友,我想问你们,你有做过妇科检查吗?你是什么感觉?

或者,你体检的时候会主动检查妇科吗?

身为一名单身女青年,我想问(在我校并不)广大的男同胞,你女朋友得了妇科病的话,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祝大家都能身体健康。

20岁和一次妇科检查20岁和一次妇科检查
20岁和一次妇科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