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麗鄉村」歷來有「千島湖水潔如玉·下姜民風似金」的美譽

建村800餘年的下姜村,是浙江的“美麗鄉村”。歷來有“千島湖水潔如玉·下姜民風似金”的美譽。過去出名,是因為“窮”——有這樣一句民謠:“土牆房、半年糧,有女不嫁下姜郎。”而現在的下姜村,依然有名:村名前常被人們冠以“最美”“最富”這樣的形容詞。

下姜村這個青山綠水的鄉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所以當地的水果、蔬菜等食物都是一等。就水果而言,下姜村有又甜又大的葡萄,在春天還能吃上新鮮多汁桃子,而春天的桃花也是一大景點,滿山遍野的桃花盛開,頗讓人留戀往返。

浙江“美麗鄉村”歷來有“千島湖水潔如玉·下姜民風似金”的美譽

圖自網絡

從杭州淳安縣城出發,驅車沿千島湖一路往西南,來到下姜村。“土牆房,半年糧,燒木炭,有女莫嫁下姜郎。”由於交通不便,人均耕地少,下姜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個十足窮山溝,199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可是現在清澈見底的鳳林溪穿村而過,兩岸白房黑瓦的民居參差錯落,竹濤陣陣,林海森森,好一座美麗的新景象!就在去年,這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045元,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浙江“美麗鄉村”歷來有“千島湖水潔如玉·下姜民風似金”的美譽

圖自網絡

“千島湖水潔如玉,下姜村民風似金”,建村800餘年,下姜延續的不僅是一方水土一方人,還有山裡人家與生俱來的淳樸、勤勞與熱情,正是千百年來的薪火相傳,下姜猶如世外桃源一般,保留著最地道的農村味道。沿著山路往竹林走,遠遠就可以聽到雞群的喧鬧聲。下姜村引進了400畝竹園雞養殖,這些雞在青山綠水間,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五穀雜糧,每隻雞還有身份代碼,通過冷鏈物流直供上海等地的米其林餐廳和生鮮超市。

浙江“美麗鄉村”歷來有“千島湖水潔如玉·下姜民風似金”的美譽

圖自網絡

進入新時代,怎麼凸顯下姜的旅遊特點和特色?姜浩強說,下姜村正在充分發掘當地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鼓勵有技藝的鐵匠、篾匠將傳統工藝形成製作、展示、出售的經營模式;比如開展水上垂釣、舞獅等有地方特色的項目。

浙江“美麗鄉村”歷來有“千島湖水潔如玉·下姜民風似金”的美譽

圖自網絡

行遍下姜,要走三座橋。第一座,富民橋;第二座,連心橋;第三座,鳳棲橋。

三座橋的對岸,可以到達三個地方:毛竹林、民宿群、產業園。在下姜村民看來,三座橋架起的是村莊的三個彼岸、三段精神史:溫飽夢、小康夢、振興夢。

浙江“美麗鄉村”歷來有“千島湖水潔如玉·下姜民風似金”的美譽

圖自網絡

站在這裡看著安靜的村莊,還有腳邊趴著睡覺的狗狗,我對於村莊的理解被又一次刷新,休閒的方式有很多種,這大概便是田園之樂吧一棟棟嶄新的三層樓房依山而建,清一色白牆黛瓦的徽派風格,遠處疏影搖曳,近處田地裡鬱鬱蔥蔥,幸福的生活,幸福的下姜還有那農家小院裡的花木扶疏,與村景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