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棠无性育苗技术

日本海棠无性育苗技术

1 硬枝劈接

1.1 砧木准备

砧木选择地径1~2cm的山定子实生苗,待秋季树木落叶后上冻前将山定子播种苗按地径、高度分级,假植于地窖内,为第二年春季嫁接做准备,地窖内定期喷水,湿度保持在60%以上。

日本海棠无性育苗技术

1.2 穗条采集

采集接穗结合日本海棠的冬季修剪,于次年2~3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日本海棠枝条,剪去细弱部分,每50根捆成1捆,置于地窖内,将枝条基部埋入消毒后的湿沙中,保持一定湿度。

1.3 硬枝劈接

将头年假植的山定子苗取出,剪取距离茎基部5cm以下的部分,留下的树桩表面光滑,纹理通直。待嫁接部位选好剪断后,用劈刀在砧木中心纵劈1刀,使劈口深3~4 cm。再将选作接穗的枝条,剪成8~10cm的茎段,留有2~3个饱满芽作为接穗。在接穗的下端,削2个对称斜面,其长度尽量与砧木切口等长,呈楔形,接穗的削面要求平直光滑,粗糙不平的削面不易紧密结合。削接穗时,应用左手握稳接穗,右手推刀斜切入接穗。推刀用力要均匀,前后一致,推刀的方向要保持与下刀的方向一致。第一刀削不平,可补刀,使削面达到要求。接合与绑缚:用劈刀的楔部把砧木劈口撬开,将接穗轻轻地插入砧内,插时要特别注意使砧木形成层和接穗形成层对准。插接穗时不要把削面全部插进去,要外露0.5 cm左右的削面。这样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接触面较大,有利于分生组织的形成和愈合。最后,用塑料条绑紧即可,用1.5cm宽的弹性塑料条严密绑扎接口部位,再套上一个大小适中的透明塑料袋,便于保持温湿度,提高其成活率,每砧接1穗。

日本海棠无性育苗技术

1.4 嫁接后管理

1.4.1 移栽。将嫁接好的苗定植到大地里,尽量保持塑料袋完好,嫁接后第10天,芽开始萌动。

1.4.2 剪砧放芽。待接穗上的芽萌发至2~3cm时,在塑料袋上撕开1个小孔,让芽逐渐适应外部环境,3天后将袋全部撕开。嫁接后当接穗新梢长至25~30 cm时,割断缠绑的塑料条。

1.4.3 除草和萌蘖。嫁接后十几天砧木上即开始发生萌蘖如不及时除掉会严重影响接穗成活后的生长。除萌蘖要随时进行,减少其与接穗争夺养分,从而保证接穗的正常生长,抹芽除蘖最好从萌条或萌蘖的基部减除。

1.4.4 适时施肥。在新梢萌发至10cm时,开始施肥,春天主要施氮肥,其中氮、磷、钾比例为6∶2∶3,每8~10天喷施1次,7月停止施肥。

1.4.5 防治病虫害。嫁接后每7~10天喷施杀菌剂1次,2~3种类型的杀菌剂交替喷施。开始喷施叶面肥后,每10~15d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各1次。主要病虫害有:海棠锈病、灰霉病;卷叶蛾、红蜘蛛。

2 芽接

上年播种的或次年4月移植的山定子苗,可以在7月末到8月初进行‘T’芽接法嫁接或补接。当年芽可萌发抽梢,但生长量不如早春的劈接。选择当年生枝条靠近中部的饱满芽,在接芽上方1cm处横割一刀,再在接芽下方1.5cm处,向上围绕接芽割入木质,与上一横口相交,左右两边对称割,呈盾形,掰下芽片;在砧木西面距地表5~10cm处切“T”形口,深度以见木质部能剥开树皮为度;再用刀尖小心剥开砧木树皮,将盾形带叶柄的接芽快速嵌入,用宽1cm的塑料带绑紧,只露出芽和叶柄,包扎宽度以超过切口上下1~1.5cm为宜。

2.1 接后养护管理

7~10天后检查成活情况。如芽片新鲜呈浅绿色,叶柄一触即落,说明已经成活,否则没有成活,应在砧木背面重接。追肥、灭虫、除萌等管理与枝接相同。

秋季芽接的苗成活后,于次年春季在接芽上方1cm处剪掉砧木顶梢。剪口朝向接芽的另一侧,剪斜口,剪口要平滑;根据接芽生长情况于3月解绑。

2.2 冬灌

10月底,嫁接苗需进行冬灌保墒。

日本海棠无性育苗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