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教你做廣東特色小吃算盤子,學會以後也爲自己精打細算

算盤子,你們會想到什麼呢?有一植物也叫算盤子,是中藥,有行血活絡、清熱祛溼的功效,長得像一個個小燈籠,又像是算盤上的一個個的小珠子,十分的可愛。網友們見多識廣,對於這種藥草也不會陌生。但小編今天說的不是它,而是一種地方特色小食,叫算盤子,客家美食,源於梅州大埔縣。那為什麼也是叫算盤子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文/老虎頭上的兔子

一分鐘教你做廣東特色小吃算盤子,學會以後也為自己精打細算

這一個個吊在樹上的跟算盤子像嗎?所以今天說的客家美食就是長成這個樣子了。中間凹進去,兩邊突起來,他們還喜歡用竹籤串著來吃,就更加形似了。打算盤,我們從小就要學會這門技巧,上小學的時候,都是一人揹著一個算盤上學。因為學會了算盤子,我們才能為自己精打細算,才能為自己盤起財富。所以在客家人這裡也有個說法,過年的時候吃了算盤子,來年會就會更加的精打細算,掙得盤滿缽滿,非常好的寓意。

一分鐘教你做廣東特色小吃算盤子,學會以後也為自己精打細算

這盤算子不但名字好聽,味道還很不錯,是地道的客家美食,頗負盛名的傳統小吃。主要是用熟的芋頭與木薯粉混合在一起捏成的粉團,然後再加入各種你喜歡的食材一起烹飪出來的食物,客家人逢年過節都會吃它。與它形象相似的是,珠圓玉潤,小巧可愛的口感,順滑爽口,一口一個,吃得不是一般的過癮。這口感大家可以參考現時很流行的芋圓,都是一樣彈牙、討人喜歡!

一分鐘教你做廣東特色小吃算盤子,學會以後也為自己精打細算

算盤子還能作為大菜的存在,跟菜肉炒一起,妥妥的一款下飯菜就完成了。在客家人的桌上,不論是作為小吃、主食還是菜餚,算盤子都能輕鬆的駕馭。生活需要不斷地創新,單一的、白色的算盤子已經滿足不了你們的食慾,所以客家五彩算盤子就應運而生了。看著秀色可餐,其實做法也很簡單,顧名思義,這五彩當然要多利用其它食材的顏色配合,在原來的基礎上多增加食材就可以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做法。

一分鐘教你做廣東特色小吃算盤子,學會以後也為自己精打細算

顏色繽紛的,首先我們會想到什麼呢?是的,紫薯,還有紅蘿蔔、菠菜,還有最基本的香芋。紫薯香芋去皮並蒸熟,紅蘿蔔和菠菜兩種就要進榨汁機深造了,打成汁。熟芋頭100g熱的時候壓成泥,加入太白粉50g、菠菜汁20ML混合揉成團。熟紫薯100g也是壓成泥,加入太白粉50g、水30g混合揉成團。然後主要的兩種顏色的粉團揉好了。

一分鐘教你做廣東特色小吃算盤子,學會以後也為自己精打細算

粉團弄好以後,開始搓盤子。摘一小粉團,搓成圓,然後壓扁,用手指在中間一壓,凹進去了,這樣就成形了。全部弄好以後,進開火鍋裡熬製,一個個飄到水面上的時候就代表熟了。然後撈起泡涼水,這樣的算盤子才有彈牙的口感。鍋裡燒油,把你喜歡的配菜加進去炒,一般是用洋蔥、肉末、香菇、紅蘿蔔丁,進鍋裡炒香,然後加入醬油,繼續炒香一會,最後加入瀝水的算盤子,翻炒至有點粘稠,撒入香菜或香蔥翻炒一會就完功了。是吧,很簡單,跟常規的那種沒差,只是食材增加了。那麼你學會了嗎,這廣東客家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