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有點羨慕大陸的簡體字麼?比如,書寫速度快,他們小學時可以學得更容易一些?

Q6girl


中國大陸在近代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漢字,直到20世紀初期,才有專家提出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的建議。1909年,陸費逵發表《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一文,俗體字即簡化字,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使用簡化字。

此後,一些著名學者如錢玄同等人先後提出使用簡化字的主張,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繼續推行簡化字,從1956年開始,簡化字正式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而臺灣和香港在1949年之後仍然在使用繁體字直到現在。

不過,從繁體字的構造來看,一個字的筆畫數要比簡體字多出許多,真是難為了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孩子們了,他們從學習寫字時起就非常費勁,而且寫字的速度也比寫簡體字慢得多。另外,香港和臺灣地區寫信的習慣還保留著上世紀書寫的習慣,採用豎排的方式,體現了古典文化的風格。

筆者之前也有緣結識了幾個臺灣的朋友,他們一方面對大陸地區的簡體字感到好奇,一方面也非常想了解大陸簡體字的具體情況。據他們說,小時候學習寫字的時候確實是比較費勁一點,但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但是他們還是覺得如果小時候就可以直接學習簡體字的話,學習起來應該會簡單一點速度快一點。

筆者認為,繁體字有其獨特的價值,繁體字能夠體現中國文化獨特之美,我們在練習書法的時候還是以寫繁體字為主,因此傳統漢字書法被稱為一門藝術。


夢歸秦淮


羨慕不羨慕不好說,只記得看過一個街頭調查,讓臺灣人寫一句話,結果很多人用了簡體字,所以,嘴上是不要的,但身體還是很誠實。

簡也好,繁也好,本生就是一體的,大部分簡體也不是憑空來的,只是把一些書法字體書寫習慣的正規化而已,因為在同時期的臺灣也曾有過同樣的舉措,而且簡化的版本幾乎類同,只是政治原因,臺灣放棄了簡化!

至於書寫速度就不必討論了吧!烏龜的梗都爛透了,顯而易見的事!

字體結構簡單了,學生必然不用花太多心思去記字,識字的量在兩岸的同期對比,必然會更多,這樣就可以去更多的閱讀和理解,文字只是文化的載體,漢字有特殊性,但也脫離不了這個基本屬性,文字背後的文化才是根本,文字本身的文化含義,你可以去探究,但不會是主體,只是一部分而已,所以,不要捨本求末。

而且,我相信很多人,學完簡體看繁體,應該也不是很難吧!

有人說中國文化因為繁體,所以中國傳統在臺灣,純屬胡扯。

49年到2000年左右你這樣說,可能有些道理,畢竟,當時的大師學者,算是一分為二,各家一半,小小的島嶼上突然來了這麼多大師,就好像同樣一勺鹽,一勺放杯子一勺放江河,你說杯子的鹽更多?看看現在臺灣政壇、文藝界這些人的言談,等李敖這一輩人走了,你還敢說中國文化在臺灣?

中國文化植根於大陸,不管外面的枝葉如何繁茂,離開了中國人的認同,最終的結果都是消亡,所以,什麼是民族文化?沒有了認同,你連祖宗都記不得了吧!還要什麼文化呢?


最浪漫的事


關於漢字簡化,兩個極端的都有,談不上誰羨慕誰。但我想就兩個極端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有很大一部分學者和群眾,認為漢字簡化丟失了文化內涵,是很錯誤的一件事情。但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新中國在簡化漢字的時候幾乎沒有造字。幾乎所有的簡化字事實上都不能叫簡化字,而是異體字!例如“國”和“國”、“龍”和“龍”等等。真正新造的字大概只有不過百。所以說,漢字簡化丟失文化內涵一說有失偏頗。

另有一部分人認為漢字簡化降低了識字難度,對識字率的提升幫助極大,居功至偉。這種說法同樣是片面的。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筆畫數和識字率的相關性。“彳亍”二字加起來只有六畫,“踟躕”二字每個都十幾畫,認識哪一組的人多?所以識字這個事情,在於實際使用。如果我們也和港臺一般地使用繁體字,我不相信我們的識字率會降低。

所以,漢字還是漢字,既沒必要復遺憾,也沒必要歌頌。有興趣的也可以去學習繁體字。馬英九說的挺好“識繁用簡”。


止0X


就如同下面有朋友回答,漢字簡體和繁體的論爭都是老掉牙的梗。其實,我現在挺煩那些動不動就說繁體字有多好,繁體字代表了中國文化什麼的言論,更煩那些在微信上使用繁體字的人。其實,這些人挺無聊,無非是想顯擺自己能夠使用繁體字罷了。

我覺得,繁體和簡體字使用什麼都無所謂,語言和字其實都是約定俗成的事,我們既然選擇了簡體字,就沒有必要老想著回到繁體字時代。當然,如果時光倒退,回到從繁體字到簡體字過渡的時代,你問我,是簡體字好還是繁體字好,我當然會反對簡體字。但是,時光過了這麼多年,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在爭論什麼了。君不見,韓國、朝鮮、越南廢除漢字之後,人家也挺好不是麼。

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你以為現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日本使用的繁體字就是以前的古字麼?顯然不是,繁體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是在隨著時代不斷改變的。

可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的一個偏胖,絞絲旁,在港臺和日本寫法就不一樣,日本的絞絲底下是一個小,而港臺則多是四個點。再說“國家”的國,我們一般人認為應該寫成“國”,可是日本漢字裡面的“國”就是現在的簡體字。

我可以說一下我的一個故事,我曾經去天津薊縣獨樂寺旅遊。在獨樂寺裡面,曾經懸掛了一個心經的書法作品,是遼代的漢字,裡面的很多字早就已經不認識了。但是,我恰好背過心經,所以當有人在那探討某個字念什麼的時候,我就立即告訴他,贏得了很多人敬佩的目光。其實,那個字我根本不認識。

除了遼代,明末時期,隨著商品化和書法的不斷興盛,漢字也曾經有過巨大的變化,那個時候,很多書法家都喜歡出奇,經常使用一些異體字,或者簡化字,其目的是別人越不知道越能顯得自己厲害。所以,當時很多將近廢棄的異體字又回到了大眾的視野裡面。其實,我們現在很多簡體字,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具體的可以參見白謙慎的著作《傅山的世界》)。

所以從歷史上來看,這就跟說漢服一樣,你說要恢復,到底是恢復到什麼時候,才能代表我們繼承了傳統呢?難不成要回到上古時代的甲骨文和金文麼?


兮兮說事兒


我來告訴你臺灣人甚至香港人對簡體字的看法:他們稱簡體字為“殘體字”,管他們用的繁體字叫“正體字”,字面上就能看出來他們對簡體字的態度。

可笑的是,在這個年代,只要有點中國文化的地方都能想自稱保留正統中華文化,香港臺灣也是如此。由於歷史因素,臺灣覺得自己繼承了中華文化,在文革之後更是如此,可是面對如此龐大的中國大陸,不足一個省面積大的一個小島憑什麼說自己保留繼承正統中華文化呢?他們覺得他們保留了舊中國的一些東西就能和日新月異的中國大陸切割開來,自詡中華正統,所以可以看到臺灣有很多曾經中國大陸的大學,以中國地名命名的路,一個由從中國大陸偷走的文物建成的臺北“故宮”,還有國名黨借殼上市名存實亡的“中華民國”。他們會嘲笑一切今天中國大陸跟民國不一樣的地方來證明自己的正統,其中就包括了簡體字。


NewView


臺灣人不羨慕大陸可以用簡體字,相反他們還看不起我們用簡體字。但是他們羨慕我們用拼音打字,他們的拼音和我們不一樣的。我在臺灣旅遊時,看到他們手機打字特別繁瑣,看界面很像我們的五筆打字,但更加複雜,還要選聲調。期間我加了個臺灣某大學的研究生微信,他就說很羨慕我們打字很快,他們打字即使再怎麼熟練,也會很繁瑣。所以通常我打字說了十句話,發現他才能打一句話,已經是他很快的速度了。


永遠不會沉陌


姑且言之不是專項事者事

文字所造者,非一般人力;言及文字事,非一般人士。王力、季羨林諸君不在,不可言白菜視之。若為遇題莫解,或為一知半解而言之無妨,餘者悄悄然待之師言,肅然無錯。中國漢字的起源有“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說法,後來經歷甲骨文、殷周文、大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書體的演變。文字的創造者,史書記載是有名有姓的倉頡。其實,寵大的文字群的創造,其形成過程是漫長的,不知經過多少代人的艱苦探索,一個人的時間和智慧畢竟是有限的,之所以用倉頡命名,他發揮了主要作用是客觀的,但事實或許是像孔子整理編纂《詩經》那樣。這樣的思路是否正確,還有待通過將後的考古發現和考證論證。

中國漢字自誕生起,經過秦漢唐宋元明清的發展,依然保持了方框字的特徵,至今沒有改變。現在的簡化字與正體字(繁體)還是有差別的。從書寫上的確簡便,但從漢字的象形、形聲、指事、假借、會意、轉註的特徵上看,還有必要修復。關於這個問題說兩點:一是簡體字在漢語言文學研究中,確實存在著不好轉述的問題,有時如果不借用繁體字,還真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況,而且造成讀者理解上的困難。如“葉(葉)字,叶韻,讀音都不同,等等。二是,有個別字還存在不是簡化,而是造字的現象,與漢字特徵內涵相去甚遠。如“護(護)字,原意為“救視”用“言”,簡化了的用“手”,且“戶”字相結合,指事不明,等等。
中國漢字是科學,有必要對個別字進行校正,少數字該恢復的恢復,該重新組合的組合,再不可簡化了,如果徵得港澳臺地區同意一起改更好。總之,文字就是記錄事用的,少點人為的自己難住自己就好,使得漢字的工具作用發揮的更好。


三上詞話作者


臺灣科學家做了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讓臺灣和大陸的小朋友抄寫“憂鬱的臺灣烏龜”100遍,經過觀察,他們發現臺灣的小朋友抄了幾十遍之後就不耐煩了,而大陸的小朋友每次都能堅持抄完,科學家由此斷定,在幾十年的簡體字薰陶下,大陸小朋友逐漸失去了對獨裁的反抗。。。

事實的真相是,大陸小朋友寫的是“憂鬱的臺灣烏龜”,而臺灣小朋友寫的是“憂鬱的臺灣烏龜”。


用戶3214063412


地盤越狹小的地區,人的思想往往越狹隘、越封閉。臺灣地區依靠大陸帶去的財富和美國的支持,經濟的確騰飛過,但思想從未真正開放過。臺灣對內地的認知還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儘管他們的經濟實力早已江河日下,但自身優越感仍然很強,從來不會羨慕大陸,他們至今還活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美夢裡。他們從來沒有客觀認識過整個世界,因為他們的世界裡只有臺灣、美國和日本。這樣也好,有朝一日他們過不下去了,抑或被大陸驚醒了,迴歸也就水到渠成了。

關於漢字的簡化,我認為是完全沒有錯的,臺灣人經常拿簡體字失去了文化內涵來控訴大陸數典忘祖,但我只反駁他一句,你們臺灣自詡傳承中華文化經典,那為什麼不用甲骨文當通行文字呢?

漢字的發展本身就是簡化和與時俱進的過程。從甲骨文到篆書,從隸書到楷書,都在為簡化、實用而改變,那麼你們為什麼不說把甲骨文發展為篆書、把篆書發展為隸書的人也是數典忘祖?文字只要還在,文化傳承就永不會消失,文字的演變也必須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如果現代人還在使用甲骨文或篆書書寫,中國消滅文盲可能要推遲五十年一百年,漢字對世界的影響可能會小得多,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恐怕無從談起,更不要說和國際接軌了。


壺天宣豫


這是我跟我的臺灣朋友經常談起的話題。

實際上,我認識的臺灣朋友很遺憾在大陸我們使用簡體字。當然,我的回答不是全面調查的結果,只是我的接觸而已。

他們會認為簡體字會讓人們忘記了漢字的初創含義,會失去了漢字最根本的魅力。

在臺北故宮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視頻展出,就是關於象形文字演變的,特別有意思,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找來看看。

他們認為繁體字能夠最大程度上保留漢字的傳承演變的結果,而簡化會讓他們不知所從。

當然,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會認為簡化字帶有強烈的我方特有的意識形態的意義,比如具有強烈的革命色彩。所以他們不喜歡。

比如,有個朋友常常舉例說,愛情的愛,繁體字是愛,她說,簡體字的愛都沒有心了,怎麼去愛呢?

從我個人而言,我喜歡繁體字,因為書寫起來,在間架結構上更加舒適,字體更加舒展,也更加傳神。

另外,我喜歡古代文學作品,喜歡詩詞歌賦,喜歡書法國畫,所以對應的我會更喜歡看繁體字,個人認為能夠充分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美。

全世界大概只有中文是這樣的吧,僅文字就可以創造出千差萬別的美來。

當然,從小接受簡體字教育的我,現在看繁體字書籍困難很大,閱讀速度非常慢,經常要查某個字是什麼字,是什麼意思。

也能理解,當時國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簡化字和簡體字都能最大程度減少文盲,提高勞苦大眾的識字率。這在當時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有價值的改革。

如此已大不同往日,全民文化程度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識字率,我猜,應該接近95%了吧?這個階段,再用“是不是小學生寫字更快”來衡量一種字體是不是更好則完全沒有意義了。

精神層面的追求是倉廩實之後的再上一個層級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