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歐洲最「支離破碎」的小國,憑什麼兩度打進世界盃4強?

本屆世界盃上,號稱“歐洲紅魔”的比利時隊異軍突起。

在世界盃的舞臺上,比利時無論是參賽歷史,還是實戰表現,都堪稱強隊。

從歷史來講,比利時是首屆世界盃參賽隊之一。

而從戰績來看,雖然比不上巴西、德國、法國、西班牙等這樣的傳統足球強國,但也有過不俗戰績,堪稱足球強國。

在2015年11月5日,國際足聯公佈的國家隊排名中,比利時曾首次位居榜首,創造歷史。

明天凌晨,比利時又要與法國對決,爭取一張決賽入場券。

早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比利時與法國就同樣進入過世界盃4強,但在半決賽中雙雙落敗,在隨後的第三名爭奪戰中,比利時負於法國,世界盃最好戰績為第四名。

今晚,比利時人能否改寫歷史?

比利時:歐洲最“支離破碎”的小國,憑什麼兩度打進世界盃4強?

作為歐洲一個小而強的國家,比利時屬於那種基本上人人都知道,但真正瞭解它的人,還真不多。

從政治格局來看,比利時堪稱歐洲最“支離破碎”的國家。

僅官方語言比利時就有3種,沒錯,是3種,但卻沒有一種叫比利時語,因為根本就沒有這種語言。

這3種官方語言,分別是與它相鄰的3個國家的語言:北邊挨著荷蘭的說荷蘭語、南邊接壤法國的說法語,東邊還有一小塊地兒的人說德國。

所以基本上每個比利時人都是外語人才,掌握兩三門外語叫普遍現象。

比利時:歐洲最“支離破碎”的小國,憑什麼兩度打進世界盃4強?

比利時人的身份歸屬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到底是講荷蘭語還是法語?

整個比利時的政治版塊根據語言劃分為三大塊:荷蘭語區、法語區和德語區。

每一個語言區都有自己的議會機構,有很大的獨立自主權。

為了平衡不同語言區的政治權利,比利時的憲法就明確:國家政府機構的部長人選,必須實現法語和荷蘭語的平衡。

而作為內閣總理,則必須是能夠熟練使用雙語的人。

在司法部門,最高法院法官人選同樣需要實現語言平衡,每年按照不同的語種輪流更換任期。

政府確定的官方語言如此複雜,直接導致比利時成為歐洲最為“支離破碎”的國家。

從嚴格的政體概念來看:比利時不是一個國家,甚至也不是兩個、而是三個或者更多個國家組合在一起、極不平衡、權力相互重疊的一個政權結構。

比利時:歐洲最“支離破碎”的小國,憑什麼兩度打進世界盃4強?

為何這樣一個“支離破碎”歐洲小國,居然能誕生出一支戰鬥力如此超強的足球隊來?

足球運動水平,決定於3個因素:

首先是身體素質。

不同人種有不同的肌肉類型,就足球這項高對抗度的運動來說,黑人、白人的天賦明顯好於黃色人種。雖然存在這種差異,但並不等於黃種人就踢不好足球,在這方面,日本人已經為黃種人趟出了一條路。

本屆世界盃打到現在:當中國隊說下屆要進世界盃時,幾乎被全世界嘲笑。而當本田圭佑說日本能奪得世界盃時,人們居然相信他是認真的。

這就是中日足球之間的真實差距。其實中國隊根本不用糾結到底是學巴西?還是學歐洲?

如果真的想把中國足球搞好,就踏踏實實跟日本學就好了。

因為與非洲接近,以及相對靈活的國籍政策,歐洲現在基本上沒有純白人球隊,來自非洲的黑人補充進來後,歐洲隊變得更強大。

為比利時隊攻城撥寨的盧卡庫就是最好的例證。

比利時:歐洲最“支離破碎”的小國,憑什麼兩度打進世界盃4強?

其次是技戰術能力。

球員個人技戰術能力的提高,三成訓練,七成則來自於實戰。

歐洲高水平的聯賽,是歐洲各國國家隊實力穩步提升的保證。

以往還有美洲球隊可以與歐洲抗衡,但隨著近十多年來歐洲聯賽水平的提升,美洲足球已經漸落下風。

比利時球隊的成員,除了維特塞爾、卡拉斯科在中超踢球外,其餘絕大部分在歐洲五大聯賽效力。

日本隊的成功也同樣如此,本屆參加世界盃的日本隊,主力陣容也基本上都在歐洲聯賽中打比賽。

聯賽是一國足球提升的最重要平臺——打算單獨組建一支國家隊參加的那種聯賽除外。

比利時:歐洲最“支離破碎”的小國,憑什麼兩度打進世界盃4強?

最後是戰術紀律執行。

非洲足球難以興起,就是在這一點吃虧太多。

南美足球的衰落,同樣也是緣於此。

隨著足球運動的發展,足球早已經不是當初那種率性任意而為的運動。

過去那種憑著一個貝利、一個馬拉多納就可以橫掃天下的足球已經不復存在了。

梅西的“慌的一B”、內馬爾的“滿地打滾”、C羅的青筋暴裂……不是他們不行,而是現代足球更強調整體性、紀律性了。

日本足球的興起,與日本這個民族對紀律近乎偏執的追求是分不開的。

而儘管是國內“四分五裂”的政治現狀,但比利時人在足球場的戰略執行力,依然是歐洲人最常見的堅定與穩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