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后话养生,这些民俗也有味道

端午节前后,在民间民俗有很多养生和防病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在端午时节,天气普遍闷热,雨水较多,部分地区高温潮热,这也容易导致蚊虫滋生,病毒细菌蔓延,所以人体容易患病,必须掌握一些养生技巧,以防病祛病。

那么民间有哪些民俗活动,值得我们养生借鉴学习?

端午前后话养生,这些民俗也有味道

吃粽子是这个时节有特色的一项活动之一,随着食材的丰富,很多粽子各种配料都有,要说很大的养生作用谈不上,相反吃多了反而会有消化不良的弊端;其实老百姓最初做粽子的原料简单,并不会有消化不良的问题,而且包粽子的粽叶是用芦苇叶,这个本身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等功效,在这个天气普遍湿热的季节,其实对养生非常合拍。

端午前后话养生,这些民俗也有味道

另外比较有特色的是使用艾叶僻邪,老百姓会在门窗位置挂上艾叶、菖蒲等中草药材,这些中草药还有很多挥发油,是驱除蚊虫、防止细菌滋生的天然植物。

艾叶作为中国比较古老的药用植物,有非常多的功效,这个季节使用艾叶作为艾灸或者制作香囊,或用来煮水洗澡,有防邪驱病、疏经通络、调畅气血、祛风除湿、防止皮肤病等多种功效。

端午前后话养生,这些民俗也有味道

部分地区也会使用藿香、艾叶、肉桂、砂仁、白芷、丁香等中药材,制作天然的香囊,佩戴在胸前,或悬挂在屋内,都有提神醒脑、防病祛病、除蚊虫等多种功效,是这个季节比较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部分地区有喝雄黄酒的习惯,但雄黄作为有毒的物质,并不建议直接饮用,很多地方也会用雄黄酒洒在屋前屋后,这个能够防止蛇虫进屋,有非常大的意义,尤其在农村的地方,这个非常有必要。

端午前后话养生,这些民俗也有味道

但不管哪种养生方法,最终离不开的还是保持心情愉快,保持充足的睡眠,三餐规律有时,才是健康的基本基调。

关注我头条号内,有更多的中医养生文章;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